《活字文化:羊之歌--我的回想》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本作品*初连载于1966年到1967年的《朝日周刊》,1968年被收入岩波文库出版,被不少日本读者认为是加藤周一的*杰作。作品取名《羊之歌》,是因为作者出生在羊年,又认为自己性格中也有像羊的温驯稳重的一面。《羊之歌》不仅是记录这位 知识巨人 成长历程的半生记,也是记录日本半个世纪多舛之命运的一份珍贵历史档案。●日式风情本书文字中也处处体现出这种日式风情,从下町风景、赏樱时节、祭典活动、四季风光、到东京大学的校园生活,都写得极为生动传神,也用散文式的笔触再现了东京、广岛、京都等不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风情,与市面上浮光掠影式的日本游记相较更展现出内部人视角的深刻与独到。●欧陆光影本书后半部介绍了作者战后在欧洲的游历,既描写了欧洲大陆的异域风情,也收录了作者东西方文化对比、冲突的许多独特观察,以及对当时冷战背景的思考,还穿插了富有浪漫色彩的异国恋曲,也为读者提供了一道了解欧洲文化与众不同的窗口。●成长体验本书极为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从童年开始的成长体验,有许多内容具有超越时代的共性,在今天依然能引起读者从自身经验产生的共鸣,诸如从儿童视角观察到父母的教育、城乡对比、同学间贫富差距、升学考试的苦恼等等,也展现出作者如何对抗从众心态,一步步成长成为一个思想独立、健全自由的个体,对于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都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历史反思本书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跨越了日本近代*黑暗的昭和时期,也记录了日本战后从衰败到重新崛起的过程。作者在书中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了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如二二六军变、珍珠港事件、广岛核爆、八一五战败等,既从一个同时代普通个体的身份介入历史观察,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作为知识分子对历史的冷彻反思,可以说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证言,同时具有史料记录和思想史的价值。●艺术审美作者是日本知名的文化、美学评论家,本书极为独特的一点就是加入了作者从文化美学角度出发对历史、古典、东西方艺术的观察和思考,从日式庭院到欧洲教堂建筑,从音乐、戏剧到文学、诗歌,深入浅出、视角独特,极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也给读者带来不可多得的美学熏陶。

书籍特色

《羊之歌》(含续篇)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知识巨匠加藤周一的自传,既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将自己的成长、青春时代和太平洋战争的时局发展变化进行了同步记录,以其一贯的独特视角,站在时代的高度俯瞰了自身。《羊之歌》文笔极为优美,被读者誉为 日语写出的*美散文 ,也有人评论说可以作为教科书的范文进行学习,是日本自传文学中的名著。
《羊之歌》描写了作者童年到日本战败的1945年之间的生活经历。作者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日本战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渡过,一方面还保留着传统社会淳朴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军国主义的暗影越来越深重。作者巧妙将两条线融合,既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赋予了个人体验的鲜活色彩,也融入了个人的思考,使个人史具有了时代史的宏大沧桑感。《续 羊之歌》则是从1945年日本战败起,写到60年代日美新安保条约缔结时期为止。一方面作者描写了战后日本社会的贫困与混乱,另一方面则描写了欧洲国家异域文化的特色,以及冷战时期特有的紧张国际气氛。剥除个人因素,也体现了社会和时代的某种变化。
《羊之歌》(含续篇)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知识巨匠加藤周一的自传,既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将自己的成长、青春时代和太平洋战争的时局发展变化进行了同步记录,以其一贯的独特视角,站在时代的高度俯瞰了自身。《羊之歌》文笔极为优美,被读者誉为 日语写出的*美散文 ,也有人评论说可以作为教科书的范文进行学习,是日本自传文学中的名著。《羊之歌》描写了作者童年到日本战败的1945年之间的生活经历。作者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日本战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渡过,一方面还保留着传统社会淳朴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军国主义的暗影越来越深重。作者巧妙将两条线融合,既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赋予了个人体验的鲜活色彩,也融入了个人的思考,使个人史具有了时代史的宏大沧桑感。《续 羊之歌》则是从1945年日本战败起,写到60年代日美新安保条约缔结时期为止。一方面作者描写了战后日本社会的贫困与混乱,另一方面则描写了欧洲国家异域文化的特色,以及冷战时期特有的紧张国际气氛。剥除个人因素,也体现了社会和时代的某种变化。本书是岩波书店青版文库中*为畅销的品种之一,作品出版半个世纪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不断再版重印,因其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不少学校收入学生必读书目,也得到诸多社会读者喜爱,其中的很多思考在今天也没有过时,不断为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作者简介

加藤周一(1919-2008),日本思想家、文明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1919年生于东京都,194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1946年借长篇文学评论《1946年:文学的考察》正式登上日本文坛。立足于国际视野展开艺术和社会评论。曾任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上智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教授,以及立命馆大学、耶鲁大学、日内瓦大学、布朗大学、剑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
加藤周一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师级学者,被誉为 国宝级 的 知识巨匠 ,也有人将他与丸山真男(1914-1996)并列为 日本战后民主主义的双峰 。但若以西学渊源论,加藤与大江健三郎更为相似,这二位均有深厚的欧美文化背景,一方面以自己的方式向欧美阐释日本,另一方面也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批评日本。加藤周一热心于中日友好交流活动,曾先后七次访华。最早是1950年代参与亚非作家会议,冲破当时种种阻碍,与中国作家友好交流。1971年,他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访华代表团成员访华,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2008年加藤周一去世时,有人评价 日本失去了战后最后一位拥有国民级影响力的学者 。
加藤周一(1919-2008),日本思想家、文明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1919年生于东京都,194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1946年借长篇文学评论《1946年:文学的考察》正式登上日本文坛。立足于国际视野展开艺术和社会评论。曾任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馆长,上智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教授,以及立命馆大学、耶鲁大学、日内瓦大学、布朗大学、剑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客座教授等职。加藤周一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师级学者,被誉为 国宝级 的 知识巨匠 ,也有人将他与丸山真男(1914-1996)并列为 日本战后民主主义的双峰 。但若以西学渊源论,加藤与大江健三郎更为相似,这二位均有深厚的欧美文化背景,一方面以自己的方式向欧美阐释日本,另一方面也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批评日本。加藤周一热心于中日友好交流活动,曾先后七次访华。最早是1950年代参与亚非作家会议,冲破当时种种阻碍,与中国作家友好交流。1971年,他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访华代表团成员访华,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2008年加藤周一去世时,有人评价 日本失去了战后最后一位拥有国民级影响力的学者 。译者:翁家慧,北京大学日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现代文学,译著有《大江健三郎传说》、柳美里小说《命》《生》、大江健三郎随笔集《广岛札记》等。参与教材编写包括《日本文学简史》《日语笔译》《基础日语综合教程4》《基础日语综合教程4 教学参考书》等。担任过大江健三郎等人访华时的随同口译工作。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