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词学以词话、词选、词籍序跋、论词诗词、论词书札为主要文献载体,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进而衍生出不同的词学群体、词学流派和词学思潮,出主入奴,聚讼纷纭。本书以“严整之科学方法”和“客观的精神”对词这一文学体裁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全书分为上、下二编。上编论词之本体,即从文体角度介绍词的起源、调名、小令与长调、断句、平仄、发音、换头煞尾、慢近引犯、暗韵、衬音、宫调等;下编论词之技术,即从创作角度介绍词的写作技巧。本书扬弃并发展了王国维、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开始自觉以一种科学的精神、客观的姿态来研究词体,在中国词学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书籍特色
中国古典词学以词话、词选、词籍序跋、论词诗词、论词书札为主要文献载体,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进而衍生出不同的词学群体、词学流派和词学思潮,出主入奴,聚讼纷纭。本书以 严整之科学方法 和 客观的精神 对词这一文学体裁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全书分为上、下二编。上编论词之本体,即从文体角度介绍词的起源、调名、小令与长调、断句、平仄、发音、换头煞尾、慢近引犯、暗韵、衬音、宫调等;下编论词之技术,即从创作角度介绍词的写作技巧。本书扬弃并发展了王国维、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开始自觉以一种科学的精神、客观的姿态来研究词体,在中国词学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者简介
梁启勋(1876 1965),字仲策,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弟。早年入广州万木草堂,问学于康有为。曾任中国银行驻京监理官、币制局参事。先后执教于青岛大学、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51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世纪著名词学家,著有《稼轩词疏证》《中国韵文概论》《曼殊室随笔》《词学铨衡》《海波词》等,译有《社会心理之分析》《世界近世史》等。张静,1976年生,河南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吟诵学会理事、天津市文学学会理事、中华思想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读书》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梁启勋(1876 1965),字仲策,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弟。早年入广州万木草堂,问学于康有为。曾任中国银行驻京监理官、币制局参事。先后执教于青岛大学、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1951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世纪著名词学家,著有《稼轩词疏证》《中国韵文概论》《曼殊室随笔》《词学铨衡》《海波词》等,译有《社会心理之分析》《世界近世史》等。
张静,1976年生,河南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吟诵学会理事、天津市文学学会理事、中华思想术语传播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读书》等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于家慧,1991年生,天津人。2013年获得南开大学历史学、文学双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南开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史承谦诗词研究》被评为南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收入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整理过《小眠斋词话》。曾获 诗词中国 传统诗词创作大赛 三等奖,诗词、散文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楹联》《传记文学》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