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神味”说乃于成我(于永森)以诗学为*初之贯彻领域、表现形态(现已延展至所有文艺领域),以突破、超出中国传统文艺旧审美理想“意境”理论,建构新审美理想为根本宗旨之理论创造,为王国维“境界”说后百年而来基于作者之创作实践、批评实践、理论研究实践,以中西文论之广阔视域为参照,建构并呈现为“本土化”、系统化、逻辑化,深具“现实性”指向、品性之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其理论探索、建构、阐释,迄今已逾廿载。其产生之背景,则20世纪以后中国文艺之主流已然不以“意境”为之追求,传统文艺已然有以“神味”为之追求者,20世纪以来新审美理想“缺位”及文论“失语症”“强制阐释”益为深重之事实。 “神味”说与“意境”理论根本区别甚多,如:“神味”说以批判王国维“境界”说之以“无我之境”为境界为基础、切人点,揭示其内里所隐藏、寄寓之以消极、柔弱、平和意蕴为主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推导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无我之上之有我之境”为文艺逐次而高之三种境界,以“无我之上之有我之境”为文艺之境界,而“意境”以“无我之境”为境界(以王国维之“境界”说为代表形态);“神味”以超出于“有无之辨”之二元辩证思维之“三段式”思维为根本,而“意境”则以老庄哲学之“有无之辨”之二元辩证思维为根本;“神味”以“将有限(或局部)好化”为根本之思维方式,其特征为“以小见大”,而“意境”以“以有限追求无限”为根本之思维方式,其特征为“以少总多”;“神味”以“细节”为建构之基本单位,“细节”之本质特征为“不可复”,乃无限丰富、复杂、深刻之现实世界社会民生意蕴之凝集,为“无我之上之有我之境”及“将有限(或局部)好化”内外合一之好载体,而“意境”以“意象”为建构之基本单位(小质素、小单位),“意象”之本质特征为“可复”(“意象”之能建构成熟之意境,有赖于其本身之成熟,然“意象”成熟之后,即陷入“可复”之境界,此一问题不得解决,乃遂导致唐代而后吾国诗歌之每况愈下),乃现实世界之“物性化”“狭隘化”,为“无我之境”及“以有限追求无限”内外合一之好载体,相较而言,“细节”之质量更高;“神味”之诗性为“叙事性”(以“叙事性”为主,可兼容“抒情性”),其本质为“主体性”之“现实性”,其好载体为“细节”,“细节”之质量标准为“九度”(密度、力度、强度、深度、高度、厚度、广度、浓度、色度),其境界为结晶态势之质变,而“意境”之诗性为“抒情性”(以“抒情性”为主,“叙事性”极少),其本质为“主体性”之“现实性”之弱化,其好载体为“意象”(“情景”),“意象”之质量标准为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其境界为严羽所言之“兴趣”即外在各要素之好凑合;“神味”可涵盖“叙事性”文艺之境界,故可适用于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杂文、漫画、网络段子诸文体领域,而“意境”则不可涵盖“叙事性”文艺之境界,其适用之领域为艺术(如山水画、园林)或文学中之抒情诗;“神味”之意蕴为主体之“豪放”之精神(其理想、实现及文学中之表现),即“现实性”精神、批判之精神,见为人之主体性力量抗争(讽刺、揭露、批判)不合理甚或荒诞之人自身所造成之社会层面之束缚、压抑乃至摧残,以冲决僵化保守之思想、秩序、社会形态为的,以彰显人之高贵之主体性、人性与生命之庄严邃美,成就“无我之上之有我”层面之个性,而“意境”之意蕴则为老庄、禅宗哲学义理(其理想、实现及文学中之表现),以人之主体合乎自然之层面(“天人合一”“物我合一”)为的,其关涉社会之层面者亦无不以合乎自然之层面之根性为原则,取美而弃切乎现实之真、善,无限削弱主体之“现实性”精神、批判之精神,以求弥合、压制世俗之现实世界之矛盾、冲突,以维护其既有不合理甚或荒诞之社会现实、秩序、利益格局,见为僵化、保守之思想、思维态势;“神味”之风格以壮美为主,尤以“深闳伟美”、磅礴浩荡之悲剧性为主为上,又以喜剧性大限度以活其形式而更益其悲剧性,而“意境”之风格以优美为主,尤以平和、超旷、空静、淡逸为主为上,虽或意蕴能见为悲剧性,然形式乏喜剧性,其悲剧性亦难臻;“神味”以豪放烂漫、淋漓尽致之表达方式为主,故能于诙谐、夸张、象征之义,能于大写意,而“意境”以含蓄蕴藉为主,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仅能至于写意之境;“神味”为大雅大俗之美,其根性为“现代性”,其所寄托者为主体之在世俗之现实世界提升历程之中所凝集之无限丰富、复杂、深刻之社会民生意蕴,而“意境”为大雅之美,其根性为“复古性”,其所寄托者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熏染之文人、士大夫精英阶层以“雅正”为主之审美意识、趣味;“神味”以矫正、弥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弊端、缺陷、不足为根本态势,并以探索、建构新文化主义思想为根本宗旨,“意境”以固守、强化、狭隘化中国传统文化之弊端、缺陷、不足为根本态势,于文化及理论本身乏深刻之反思性,根本原因为以物为本(而非以人为本)之利益固化,故乏“现实性”。 又西人之“典型”理论,较之“神味”说理论体系,其失至少有三:不能涵盖“神味”艺术境界境界之所有领域、文本形态;其艺术建构虽以“人物形象”(性格)为核心,而其境界则趋指于共性意蕴;“典型”理论无特定崇尚之意蕴,乃“技”而非“道”之理论境界。 凡此上述所论之种种,均足证“神味”乃高出于“意境”“典型”两大旧审美理想并昭示、领未来文艺境界之新审美理想也。
书籍特色
作者简介
于成我(1977-),本名于永森,自名于沧海,字成我,号负堂、否庵。出身农民,曾为化工厂车间工人7年。201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宁夏师范学院文学院,现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副教授,复北书院书院长。现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与古代文论与文学、传统文化思想研究,尤于意境理论、王国维美学有深入研究,1998年以来提出并系统建构、阐释了旨在突破、超出中国传统文艺旧审美理想“意境”的“神味”说理论,为20世纪以后具有中国“本土化”品性的新审美理想理论体系,并将理论普适性从诗歌延展到小说、杂文、戏剧、影视剧、漫画等领域。已出版学术专著《诗词曲学谈艺录》《元曲正义》《论豪放》《聂绀弩旧体诗研究》《(漱玉词)评说》《诸二十四诗品》《稼轩词选笺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研究》《红禅室诗词丛话》《中国美学三十年》(副主编,撰写古代美学部分30万字)。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书法史离不开种种书法历史现象,更离不开书法家个体。一部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书法家的历史,离开书法家谈书法史,所谓书法史观云云只能是空洞无物的玄谈。《中国书法100年(1900-2000)》是笔者在讲授“近现代书法史..
内容简介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
内容简介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书籍特色 在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书籍特色 本..
内容简介本书为 彩色放大本中国著名碑帖 系列,该系列底本好,印制精,大8开,为首次彩色放大本,并延请专家释文,方便读者研究学习,尤其适合书法爱好者对帖临摹。
书籍特色 "彩色..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代表盛唐气象的颜真卿楷书朴拙雄浑,大气磅礴,被称为 颜体 。其《颜勤礼碑》真通篆隶,笔势圆劲,气态质厚,如端人正士,不可亵视。此碑宋时见传,宋人《金石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