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之境-问道《传习录》》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 jung)有一句名言:“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一生。”(《回忆·梦·思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传统中国儒家哲学则认为:“我的一生,是有意识自我实现的一生。”在读毕《传习录》之后,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对之产生深深的认同之感。 中国儒家哲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递进式路线,是儒家设计的君子*为理想的生命行程。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儒家看来,“修身”是君子的立身之本,其主体内容,是认识自我内在灵魂的超越性价值指向,完成对自我个体的道德升华。换言之,儒家的自我是“修身”的自我,是道德的自我。在君子的道德人生中,“修身”是如此重要,以致于儒家视“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衍生出的必然果实,修身然后能齐家,齐家然后能治国,治国然后能平天下。在某种意义上,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是君子内在“修身”的外向式展开。一句话,儒家所规划的君子的一生,其本质就是君子的道德自我逐步实现的一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其中,“修身”是君子的“内圣”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君子的“外王”之业。自古以来,人们不仅称道带有“立德”色彩的“修身”成圣之业,也盛赞带有“平天下”意味的“立功”之举,同时也激赏“为天地立心”的“立言”之行。合而观之,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三者为“三不朽”。放眼古今,儒家君子多见能立德、立言者,而鲜见能立事功者。纵览史乘,翻检其间,其真能当得起“三不朽”之名者,不过几人而已。而且,即便在这屈指可数的几人之中,后世对他们是否真的符合“三不朽”的要求,还存有不小的争议。但是,到了明代王守仁(阳明)那里,这种争议止息了。清代王士祯说:“王文成公为明**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踞绝顶。”阳明故居瑞云楼的楹联说:“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近代著名学者康有为说:“言心学必能任事,阳明辈是也。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日本近代著名的军事家东乡平八郎则干脆说:“一生俯首拜阳明”,并将此七字镌刻于腰牌之上,终生携带。类似的赞誉,到今天仍旧没有止息,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们来阳明洞朝圣参拜。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浙江绍兴余姚人。因其曾筑室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故世称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守仁降生时,其祖母梦仙人于云中鼓吹送儿而至,其祖竹轩公异之,遂名之曰“云”,指其所生之楼名曰“瑞云楼”。守仁五岁不语,后遇神僧,过之曰:“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竹轩公悟,改其名曰守仁。《论语·卫灵公》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守仁之名,即来源于此。由此,亦可见祖父对他的期许。 阳明一生,是儒家自我意识实现的一生。他十二岁读书,便问塾师:“何为**等事?”在他稚嫩的心灵里,已经有了做世上**等事,学为圣贤的雄心。他不肯安于平庸,狂放地追寻着他自认为超凡脱俗的事情。十五岁,他已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出塞逐胡儿骑射,深慕豪杰之行;十七岁到江西成婚,与道士对坐,相向忘言;十八岁,他携新妇归越,路谒贤人,便深契圣贤之学;二十一岁,他在父亲官署遍读朱熹之书,“庭前格竹”;二十六岁,他有感于国家边境不安,遂读尽兵家秘藏之书;三十五岁,他忤逆权阉刘瑾,流放龙场,于百死千难中,领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旨,遂离朱熹,开创书院,讲学不辍,教化群伦;四十六岁至四十八岁,他平定江西的巨大匪患,平定明王朱宸濠的惊天叛乱,立下不世之功,但遭小人嫉恨,封赏不至,几至殒命;五十一至五十六岁,他避开政治纷争,归越端居,与二三子,讲学是力,传授心学,泽被来者;五十七岁,他应召奔赴平乱前沿,功成之际,卒于舟中,临终门人请遗言,他坦然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瞑目而逝。这是王阳明一生的大致历程。 王阳明将自己的一生定义为“致良知”的过程。“良知”一词,来源于孟子,指人固有的先验之知,具有不待思、不待虑、天然纯善的特征。阳明认为,良知之存,赖乎一心,良知即是天理,天理即是我心。君子一生,就是发现自己内心良知,发现自我纯善本性,并将此良知推演开去,造福万物的生命历程。这样的历程,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义异曲同工。黑格尔说:“人是一种能思考的意识……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在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的事物来达到这一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其中复现了。”在这样的意义上,阳明所谓的“致良知”过程,实际上是发现本心、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历程。因而,阳明之学,也就是发现本心、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之学。 从源流而言,阳明之学,乃是远承孔子,中接汉学,近续程朱的新儒学。自孔子以来,一本而生万枝,儒学分为八派,《韩非子·显学》谓:“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梁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上述儒门八派中,以孙氏(荀子)之学、子思及孟氏(孟子)之学影响*为深远。荀子之学援儒入法、外儒内法,是“治国平天下”的大学术,后在汉代发展为通经致用的汉学,汉代董仲舒、贾谊等人皆其后学余绪;而子思及孟氏之学出于曾参门下,后人又称其学为“思、孟”学派,此派主要继承的是孔子晚期“修身”之学,属于儒家的人格主义一派,后在宋代发展为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陆象山是其代表人物。 实事求是地讲,汉学与宋学各有优长,亦各有其弊。汉代儒学之弊,在于其为达政治目的,常以儒家之学与道家、阴阳家、法家之学杂用并施,政治效果虽然异常显著,但显得儒家“血统”不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如大儒董仲舒,其学以儒学为主,但其中每多天人感应的阴阳灾异之学;宋代儒学之弊,在于其固守“修身”一隅,虽然也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功目的,但因其以道德和外在的礼法对人心约束过深,坐而论道,玄而又玄,不切实际,道学气太重,人心容易迂腐,遂不能旁通发挥、发为事功。能知而不能行,论道德则有余,论“立功”则全无善策。及至明代王守仁出,儒学气象为之一新,儒家“三不朽”之说方才落到实处。 阳明一生,所学庞杂,他涉猎佛、道二家,旁通兵家纵横之学,而以儒学为主脑。若论杂用并施,注重实效,则阳明之学颇似汉学;若论坚守儒家古训,坚守良知之教,不离道德本源,则阳明之学又颇类宋学。换言之,阳明之学,兼取了汉学、宋学的优长,而去除了它们各自的弊病,尤其是弥补了宋学的不足。宋学纠缠道德,大讲天理,纵谈形而上学,在儒家的伦理迷宫中不能自拔。求实而论,宋学所论道德不可谓不高尚,所论天理不可谓不深刻,但其道德多为固化的道德,所论天理多为与人世绝缘之天理,缺少面向现实人生的维度。 为了纠正宋学的弊病,王阳明力倡良知之学,认为良知即天理,天理即人心,以人心与天理同列,认为人们不用去空谈高高在上的天理,而是听从内心良知的命令,按照心中固有的良知去行动,每个人都自作主宰,而不是对某种外在的绝对主宰的服从。这样,人心就被解放出来,人的自我被充分调动起来,主观目的性与伦理必然性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凡物但循良知之道,皆可为我所用。这样,宋学知行分离的坐而论道,就被阳明的“知行合一”之教取代;宋学的抽象天理,就被活泼的、具有现实精神的“良知”取代。儒学经王阳明而实现了涅盘重生。 读毕《传习录》,我们会发现,王阳明的一生,其实是其内心不断拓展的一生。读过《阳明年谱》的人都知道,阳明一生屡经磨难,几起几落,但*后,儒学的信仰救赎了他,对于良知的信仰救赎了他,他对“心”的信念始终如一,虽九死而犹未悔。对“心”的信仰,让阳明度过了漫漫长夜,实现了儒家所盛称的“三不朽”之业。人类的心灵有一种崇高的属性,就是它可以将人内在的本质力量展现出来。在这样的意义上,阳明所创立的心学,就是一个明代士人以自己的心灵对儒学发出的*崇高礼赞,对人自身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的礼赞。

书籍特色

《传习录》是记录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言行的一部著作,涵盖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即“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书稿对王阳明的主要学说和观点进行了提炼和阐述,尽量客观详实的讲述了王阳明的心路历程和理论精华,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对明末的忠良奸佞等众生态做了入木三分刻画,剧作的主题正如孔尚任自己所说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本书稿以简明流畅的语言重新复述了《桃花扇》的故事,并对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可作为古典文学、历史学及戏剧爱好者的普及型读物。

作者简介

李振峰,1978年生,男,吉林省德惠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中西方文论等,同时从事诗歌散文创作,曾发表作品多篇。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