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浪潮》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这是新中国**部对艺术思想进行批判而视界独特观点新颖想法非常大胆的书,并首次对“文化”的概念在中国进行了学理上客观的定义。
该书对中国艺术界多年来公认的“创作先行,理论滞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批判,对影响与阻隔国家高层与文化界创作情况信息勾通了解进行了成因解剖与根源追问;对未来中国文化趋势与文化产业链的发展与建构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对中国文化与国际文化发展关系及国家“软实力”建构和文化、文明、宗教与战争诸问题阐述了作者的立场与观点;对我国艺术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艺术创作的学术本体原则进行了重释,对形成目前我国艺术界鱼龙混杂局面的形势展开了个人的视角批判;对我国高等院校中艺术类专业教育中的误导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阐明了作者个体的批判与参与性立场;对未来中国文化市场与发展、中国国民整体精神衰退根因形成,进行了预测与追问。
  书中妙语惊异,艺术箴言频频呈出。
 可读性、实证性、当代性、学理性、前瞻性、批判性是这部个人著述的灵魂。因为书中的观点,是作者在30年艺术创作实践、20年艺术事件经历、10年来每年全国行走一次去画家画室选稿,并在近50场全国高校“作为人文关怀的中国当代艺术”讲座实践中形成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在行走中产生的书。

书籍特色

《当代中国文化思考与批判:第四次浪潮》:二十一世纪文化思想前瞻。该书首次对“文化”的概念在中国进行了学理上的定义,这是新中国**部对艺术思想进行批判而视界独特观点新颖想法非常大胆的书。书中妙语惊异,艺术箴言频频呈出。可读、实证、当代、学理、前瞻、批判性是《当代中国文化思考与批判:第四次浪潮(附DVD光盘1张)》的灵魂。这是一部在行走中产生的书。

作者简介

丁正耕 1963年生于四川合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总编、诗人、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艺术活动家,曾用笔名桑原、陌秋、秋阳、陌上草等和本名发表出版著述千余万字,做过挑夫、理发员、泥木工匠、纤夫,历任四十三军某特务连战士、中学教师、《蜀南风》诗歌报主编、《未来中国艺术》常务副主编、《中国新一代》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国音乐生活报》编辑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等;诗作《月中的孩子》、《安睡的美人》等曾译成英、法文介绍到欧美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已出版个人著作《高原风》、《黄孩子》、《南音》、《当代诗词选》、《神界》、《艺术本体论导言》、抒情性长诗《恶蹈·世纪颂辞》(该诗用30天时间一气呵成,有诗20864行,共分《恶蹈》、《净界》、《乐国》、《墓穴》四部,是目前世界上有作者姓名的最长的抒情诗),1984年起开始分期徒步大西北戈壁、沙漠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1989年后自费创办《蜀南风》并举办“中国·1992二十一世纪现代诗歌大展”,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关注国内外当代绘画艺术现象,发表有关于现代艺术的文章若干,编撰并出版了自199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重要书籍《中国当代艺术·1990—2000》、《中国当代艺术·2001》、《巴黎·中国风格》、《中国当代艺术·2002》、 《中国个案》六卷、 《中国当代艺术·2003》、《叩问神山》、《中国当代艺术·2004》、《中国当代艺术·2005》、《中国当代艺术·2006》、《中国当代艺术·2007》、《第四浪潮》、《中国当代艺术·2008》、《中国当代艺术·2009》。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