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一批宁波裁缝率先掌握了做西服的技术,给当时来中国的红头发外国人做西服,这批工匠被称为“红帮裁缝”。“红帮”在百年传承中,扮演着中国近现代服装业开拓进取的重要角色,积淀了“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思想底蕴,已经成为“新红帮人”乃至整个中国服装业的文化灵魂。红帮裁缝源自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服饰文化。清末民初,帝国列强大举入侵,在沿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里洋人簇拥、洋行林立,一时间,西装在洋行职员乃至富家子弟之间猛然兴起,成了身份和财富的眩目标记。于是,一部分迫于生计的本帮裁缝(中式裁缝)不得不放弃长袍、马褂、对襟衣,改做西服。当时,国人称外国人为“红毛人”,为外国人服务的行业都要加上“红帮”两字。“红帮裁缝”的称谓由此而起。 红帮裁缝的发祥地在奉化江两岸,孕育于上海,发迹于哈尔滨、长春、大连、北京、天津、汉口和青岛、济南、南京、苏州、重庆等20余个城市。据《奉化县志》、《上海总商会月报》、《上海市大观》等文献所载,1896年,曾到日本学过艺的江良通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和昌洋服店”。同样在日本学过艺的王睿谟于1891回国返乡,带其子王才运到上海做“包袱裁缝”,1900年创办“王荣泰”洋服店。
书籍特色
作者简介
冯盈之,红帮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所谓红帮文化,是指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一批宁波裁缝率先掌握了做西服的技术,给当时来中国的红头发外国人做西服,这批工匠被称为“红帮裁缝”。“红帮”在百年传承中,扮演着中国近现代服装业开拓进取的重要角色,积淀了“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思想底蕴,已经成为“新红帮人”乃至整个中国服装业的文化灵魂。
而在担任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红帮文化研究所所长之前,冯盈之是该院人文学院院长。她说,这个研究所所长是“被逼”上岗的。之前她对红帮文化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可谓是“门外汉”。期间,她通过收集资料、走访,潜心学习,做各项报告,研究课题,让她对红帮文化有进一步了解。她说:“红帮文化,本身是宁波的地域文化、专业文化,也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接触了更多资料后,让我对这些人、事、物乃至老店更加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