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用300多幅精美的彩画,加上附配的300多幅生活照片和文字描述,向读者介绍了我国56个民族发式和头饰的形态,联系各民族的地理环境,图腾崇拜,风俗习惯,神话传说背景等因素的分析,使读者对我国民族服饰文化的生成、演化和民族间沟 通有所认识和了解,更感到我国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书籍特色
★ 由上海戏剧学院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历时四载完成★ 三百多幅精美的彩画及照片
★ 荣获第二届中国图书奖
★ 研究民族发饰,感受艺术魅力和民族文化
由上海戏剧学院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历时四载完成的集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创意之精华的又一力作———《中国民族发饰》大型画册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对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从头做起,是一项看似平常却又不可或缺、看似积累却又是创新、看似简单却往往无从着手并使人望而却步的工作。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如此系统、全面介绍研究,且具有知识性、学术性、权威性著作问世的原因吧。而今,当我们打开这本豪华精美的画册时,无不为浸润其间的艺术感染力和民族文化的震撼力所吸引。有的民族头饰在其图案的设计、线条的运用、色彩的组合、物什的搭配等方面达到了艺术的极致,连专家们也叹为观止,为之折服。为此,我们在欣赏这一件件“文物”作品的时候,就不仅仅囿于作者绘制的精美图画的艺术魅力,它还会把我们带进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美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而这些正是这部画册的价值所在。
综览全书,区分各民族的特点之一是发饰的多变。发式是从活动装饰进到固定装饰的过渡状态。比如,不同支系的苗族、瑶族妇女,发式也各具特征,海螺式、麻花式、圆盘式、盆桶式、尖塔式、蝶翅式、拱形、牛角形等真是千姿百态。不同的发式变化,均蕴含着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性格特征。
头饰、冠盖的多样、丰富、贵重是又一重要特点。少数民族头饰的材料非常丰富,以银为主,还有金、铝、铜、锡等金属;珠玉、松耳石、珊瑚、玻璃球、蜜蜡等非金属材料;羽毛、兽角、兽牙、刺猥刺、昆虫壳、花朵、竹筒、竹片等动、植物材料。饰物的形式有冠、帽、角、簪、钗、箍、圈、梳、铃、链、牌、扣、泡、球等等。日喀则、江孜一带的藏族姑娘成年后,盛装时戴一种叫“巴珠”的头饰,一个“巴珠”上往往缀有上万颗珍珠宝石。海南藏族妇女发套上排列许多银盾,*大的如汤碗,多达三十个,一套银盾重达二三十斤。
愈有民族性则愈有世界性。该画册的出版对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让我们更了解自己,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乃至借鉴、演化各民族多彩纷飞的发饰,丰富现代人们的美好生活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