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4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本辑“卷首”刊发了两位主编关于巴金的对话,虽然离巴金去世的日子已经过去很久了,但当时因为他的逝世而引发的这段交谈却似乎并没有过时,从某种意义上还代表了我们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些基本的看法,尤其揭示了我们正在探索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巴蜀学派”的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国际汉学”是这一期的重点栏目。金秀妍关于《良友画报》的研究体现了韩国学者素有的细腻与耐心。来自德国鲁尔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冯铁教授是活跃在国际汉学界的著名学者,他关于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研究从材料到观点都提出了全新的内容,一个中国本土学者所忽略的思路,尤其是诸如“文学遗产的管理者”与女性主义视角的连接等方面,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值得我们细读。“全球化”至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机会:让来自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知识分子
就同样的研究对象自由发表他们的看法,无论怎么说这都是有益的,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国际交流,这一直都是本刊的重要目标。
“巴蜀文学重读”是我们长期建设的栏目,本期推出了5篇专论,尤其是邓伟的文章,从方****的角度对传统的地域文学研究提出了质疑,这体现了新一代学人自觉的学术超越意识,我们热切地盼望着本刊能够收到更多像这样有锐气的专论。
“文学史新论”中刊发了6篇论文,它们的确都是富有特色的“新论”,无论是历史现象的再梳理,还是当前动态的描述,都给人以启发。
“现代文化研究”栏目下的郝明工、沈庆利、马东瑶等先生近年来皆对他们的论题有相当深入的关注,这里提出的问题是他们这些年独立思考的结晶。
本期“探讨与争鸣”栏目值得大家特别注意。我们刊发的两篇论文都很有针对性,火源先生对本刊主编李怡的新著提出了商榷性的意见,无论我们是否同意这些意见,都不能否认他所涉及的这些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姜彩燕女士则以鲁迅《狂人日记》为例,对陈思和先生关于“先锋~常态”的著名命题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我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发展一样,都需要这样真切的“探讨与争鸣”,本刊自创立伊始就致力于学术争鸣氛围的营造,只是在目前的“人情世故”当中,江湖气息已经严重掩盖了真挚的学术商榷,我们真诚地希望与国内学人共同努力,再现以“探讨与争鸣”起步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盛况。

书籍特色

作者简介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