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和生活压力使人们心灵疲倦而无处释放,而古代的文人雅士即使同样有时代困境与生活压力的挑战,往往也能从容淡泊,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在《梅兰竹菊谱》一书中,作者便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如何在与梅兰竹菊“四君子”的亲密相处和精神交流中悟到了生命之流的本质,在培梅艺兰,植竹赏菊中体验了审美的存在,本书原文精简意涵丰富,现代作者在精要注释相关名词的同时做了现代白话流畅翻译,每段后的点评介绍了科学栽培常识和文人趣事,并且配有古朴典雅意境清幽的古代梅兰竹菊主题画60余幅,读来能使人深入古典美感世界,从容休憩愉悦精神,以饱满活力应对生活参悟人生。
书籍特色
梅兰竹菊 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艺植栽培以表明其精神人格追求的主要植物品种,在众多的园林植物中具有丰富的古典文化内涵,本书即将这些文化承载信息向读者一一展示。
艺梅培兰,蓄竹养菊,重温古人高雅生活情趣,除了文化情怀之外,还要懂得栽培科学原理,并吸取前人栽培经验,本书以注释翻译的方式全面向读者展现古人已有经验,并且在点评部分根据当代植物学原理对这些经验进行了分析取舍,具有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特点。
本书中仔细描述了 梅兰竹菊 中若干名品的历史形成过程,使您在满足个人精神欣赏的过程中,也能对当前某些品种何以娇贵无比能有一种历史的观察判断,在获得冷静视角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鉴赏品位。
作者简介
为您推荐
内容简介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出土于陕西岐山,历陈介褀、叶恭绰等人递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鼎高五十三点八厘米,口径四十七点九厘米。鼎内铭文四百九十九字,是迄今所见铭文很长的青铜..
内容简介褒斜道是连接汉中和关中的要道,凿石架桥,横穿秦岭,又名“褒斜栈道”。在褒斜道的南端,即“褒谷”,开凿有石门隧道,又称石门洞。自东汉以来,石门通而复塞,塞而复通,屡经修复。《石门颂》即刻于石门崖壁上。《石门颂》,全..
内容简介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号老缶、苦铁等,浙江安吉人。吴昌硕是近代艺术目前的一代宗师,书画印三绝,而《石鼓文》是其所有艺术的根基。《石鼓文》又称《猎碣》,介乎大篆、小篆之间,是“千古篆..
内容简介《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又称《百石卒史碑》、《孔龢碑》。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刻。原石立于山东曲阜孔庙内,现存。与《史晨碑》、《礼器碑》合称为“孔庙三碑”。碑高一九八厘米,宽九一·五米..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赵孟頫、文徵明临兰亭序各一种。赵孟頫、文徵明是书法目前帖派的继承者、集大成者,二人精研《兰亭序》,毕生从王羲之书法中汲取营养,其临作给学书者以可贵的启示。《赵孟頫临兰亭序》,绢本,原为手卷,后改装..
内容简介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王献之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书法,又学习张芝草书,少年时即有盛名。后官至吴兴太守、中书令,人称“王大令”。父子齐名,并称“二王”。二人书法之异同,历来各有分说:南朝宋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