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上下)》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的代表作首推本书。本书创稿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可谓中国文化史的地位,更确立了文化史写作的基本框架。本书资料详赡,含括极广,举凡典章政治、教育文艺、社会风俗,以至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皆广搜列举,力求使读者明了中国历史之真相及其文化之得失。作者在本书中更提出三个问题,即中国文化为何?中国文化何在?中国文化异于印欧者何在?带着这三个问题来阅读本书,无疑更能明乎作者之良苦用意。著名学者蔡尚思先生为本书撰写的导读,从柳诒徵先生的道德文章入手,于读者了解柳先生其人其学,无疑亦可获益良多。

书籍特色

16开平装,2008年1版1印,东方出版社出版

柳诒徵是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章太炎先生对他有博见强识、过绝于人的赞语

全书引用资料自六经、诸子、二十五史、历代各家著述、国外汉学家论著,以至近代报纸杂志、统计报道,无不详为选辑,共得六百余种之多


著作方法采取夹叙夹议,引进一段原始资料,随即一段评论,有史实有史观,以史立论,论从史出,探源溯流,援古证今,讲明当代典章文物,以达经世致用之目的

举凡典章制度、文功武略、各派学说、文艺教育、民俗宗教、工商技巧、货币服饰、风土民情、特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等

本书确立了中国文化史的历史地位,更确立了文化史写作的基本框架,在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文化史》是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

  柳撰《中国文化史》*可宝典的品质,是敢于在“五四”前后“崇洋媚外”的文化狂流中,站出来为“中国文化”说话。他一手与梅光迪、吴宓等在东南大学创办《学衡》杂志,倡导“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一手写出《中国文化史》,以“信古 ”而对抗“疑古”,以“道德决定论”而对抗“物质决定论”,以“敬天爱民主义”而对抗“民族虚无主义”,以《易传》之 “阴阳消息论”而对抗“进化论”……总之为“造就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有过去几千年光荣的历史”的“中国精神”唱一首赞歌。

  胡适以“开山之作”评本书:“柳先生的书列举了无数的参考书籍,使好学的读者,可以依着他的指引,进一步去寻求他引用的原书,更进一步去寻求他不曾引用的材料。……柳先生的书,可算是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书籍评论》)

  缪凤林以“大著作”评本书:“此书以六艺诸史为经,而纬以百家,……旨就民族全体之精神所表现者,广搜列举,以举人类演进之通则,以明吾民独造之真际。……其议论亦在二氏(按:即顾亭林与赵翼)涵蕴富而义类宏,近百年所未有之大著作也。”

  朱维铮以“比较严肃”和“陈述见长”评本书: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1932),尽管以前曾在《学衡》杂志上刊载过,而且‘国粹’的气味熏人,然而与《学衡》贩卖的假古董颇大区别,即作者对待史料的态度比较严肃,并以学术文化的陈述见长,因而流传颇广。”(《 中国文化史 的过去和现在》)。



作者简介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号句力堂,知非,江苏镇江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任教于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还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执教于复旦大学。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史》《国史安义》等。著有《历代史略》、《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等。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史坛,与在北方任教的史家陈垣、陈寅恪并称“南柳北陈”。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