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之细道》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在俳句的传统里面,*伟大的,公认是日本史上*的诗人就是这位松尾芭蕉 这位诗人曾经放下了自己的家业,拄着根拐杖在日本境内旅游,走一条路,就是我们讲的 奥之细道 。这本书过去出过不同的中文译本,我给大家特别介绍的是台湾学者郑清茂的译著。郑清茂长期在美国和台湾教书,研究中日之间的文学影响、文化关系等等,他下了相当大的工夫来译,而且特别选择用文言文体去译这本《奥之细道》。同时,郑先生用 三五三 的方法来翻译文中的俳句,就像忽然把一个句子断开来,然后中间出现许多留白处,非常有俳句的风味。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与 诗圣 杜甫齐名的 俳圣 松尾芭蕉代表作全新再版地位媲美《源氏物语》的日本古典文学传世之作梁文道推荐、台湾翻译家郑清茂译本 大陆首次引进文画共赏,配有日本风景版画大师川濑巴水的70余幅画作专业团队精心绘制 奥之细道旅程图 ,详细呈现芭蕉与曾良徒步线路32开精装版,四色全彩印刷,优美装帧,值得收藏的经典

书籍特色

《奥之细道》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俳谐师 俳圣 松尾芭蕉所著的纪行文,是他的传世之作。芭蕉一生数次出行,凡有美景名胜处,无不留下他的影子和诗句。书中记述松尾芭蕉与弟子河合曾良于元禄2年(1689年)从江户(东京)出发,游历东北、北陆至大垣(岐阜县)为止的见闻。他所走的 奥之细道 是一条著名的人生 禅道 ,其意义可与 出埃及 之路、 丝绸之路 、孔子 周游列国 之路相比。

作者简介

郑清茂
台湾嘉义县人,知名学者,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博士,其间曾赴日研究。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萨诸塞大学,台湾大学日文系及东华大学中文系。译有日本汉学著作多种,以及《平家物语》(译林出版社,2017)等日本古典文学名著。

松尾芭蕉
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生于日本伊贺国上野(今三重县上野市)。19岁开始俳句创作生涯,曾拜俳句大师北村季吟为师,学习俳句,1682年改称 芭蕉 。芭蕉在日本俳谐史上,秉承日本和歌与中国古典诗文的传统,提出枯淡、闲寂、轻妙等美学概念,融汇人生如旅、诸事无常的存在主义哲学。他把俳谐发展成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至今仍被日本人民奉为 俳圣 。他在日本文学历史的地位,可与紫式部比肩。芭蕉一生贫寒,酷爱行旅。作品有《奥之细道》《嵯峨日记》《猿蓑》等。
川濑巴水郑清茂台湾嘉义县人,知名学者,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博士,其间曾赴日研究。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萨诸塞大学,台湾大学日文系及东华大学中文系。译有日本汉学著作多种,以及《平家物语》(译林出版社,2017)等日本古典文学名著。 松尾芭蕉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生于日本伊贺国上野(今三重县上野市)。19岁开始俳句创作生涯,曾拜俳句大师北村季吟为师,学习俳句,1682年改称 芭蕉 。芭蕉在日本俳谐史上,秉承日本和歌与中国古典诗文的传统,提出枯淡、闲寂、轻妙等美学概念,融汇人生如旅、诸事无常的存在主义哲学。他把俳谐发展成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至今仍被日本人民奉为 俳圣 。他在日本文学历史的地位,可与紫式部比肩。芭蕉一生贫寒,酷爱行旅。作品有《奥之细道》《嵯峨日记》《猿蓑》等。川濑巴水日本近现代版画巨匠, 新版画运动 复兴的领军人物,与吉田博齐名。川濑巴水的作品诗意、细腻,充满着对自然与四季的迷恋,被誉为 旅情诗人 昭和之歌川广重 。川濑巴水一生足迹遍及全日本,共创作了600余幅版画,堪称近代风景版画第一人。

为您推荐

《谢米尔的小潜水艇》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 好的幻想小说都是成长小说,它长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它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它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孩子的自我;是孩子们演练内心冲突的一个舞台;是一次孩子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日本大幻想文学..

《高考英语高分作文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这是一套对英文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文章书法练习的字帖,根据习字者的书法水平和英语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帮助习字者快速提高书..

《魏晋唐小楷-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江西美术出版社北京分社推出《中国历代名碑名帖精选》系列图书,让我们从这里抵达华夏文明的深处。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古人..

《王福庵印谱-全3册》内容简介|作者

《硬笔楷书入门字帖》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书籍特色 广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书写汉字,力求规范、端正、整洁,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规范书写习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写一手好的..

《李文采临王羲之圣教序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由僧人怀仁集王羲之书而成。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书迹及民间王字遗墨中集《圣教序》, 历时二十四年。前人评价此碑: “天衣无缝, 胜于自运”, “逸少真迹, 咸萃其中”。由于王羲之真迹不存, 此碑是后人..

《李文采临李邕李思训碑》内容简介|作者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历代著名碑帖 (自殷商至近代) 影印出版, 纵贯中国书法史, 更加精当合理, 底本注重艺术性与版本价值相结合, 是广大读者学习书法艺术的首选法帖。碑高一丈一尺三寸六分, 宽四尺八寸五分。字共三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