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沃尔科特是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英国国际作家奖、史密斯文学奖、美国的麦克阿瑟基金会奖得主,被称为 今日英语文学中*好的诗人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布罗茨基语)。2017年3月逝世,国内读者对其系列作品有极强的好奇心。《黄昏的诉说》是沃尔科特出版的* 一部散文集,精选了他二十余年间在《纽约书评》《新共和》等杂志上发表的多篇重要文章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稿。在这些文章中,沃尔科特评论了现代一些著名文学家、诗人如海明威、休斯、洛威尔、布罗茨基、弗罗斯特、拉金等人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艺术理念与深刻观察。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章集中反映了他对加勒比地区后殖民文学与文化感人而深刻的审视,呈现了他对自己诗歌、戏剧创作的总结和思考,对我们深入理解沃尔科特及其迷宫一般的诗歌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刘志刚、马绍博两位知名翻译家精心打磨,多人反复审核修订的重磅翻译作品。《黄昏的诉说》首次在国内以专著形式译介沃尔科特的散文作品,此次翻译出版极大地满足了国内读者的需求。《黄昏的诉说》是广西人民出版社 沃尔科特系列 又一重磅作品。 沃尔科特系列 已推出沃尔科特诗集《白鹭》、史诗巨构《奥麦罗斯》,面世后广受读者好评。散文集《黄昏的诉说》作为本系列第三本精品译作,在喜爱诗歌、喜爱沃尔科特的读者中已得到广泛关注。书籍特色
《黄昏的诉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的*部散文集,精选了他二十余年间在《纽约书评》《新共和》等杂志上发表的多篇重要文章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稿。在这些文章中,沃尔科特评论了现代一些著名文学家、诗人如海明威、休斯、洛威尔、布罗茨基、弗罗斯特、拉金等人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艺术理念与深刻观察。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文章集中反映了他对加勒比地区后殖民文学与文化感人而深刻的审视,呈现了他对自己诗歌、戏剧创作的总结和思考,对我们深入理解沃尔科特及其迷宫一般的诗歌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沃尔科特的文章与他的诗作一样,意象繁复,气势恢宏,融汇了西方古典与现代、 旧世界 与新大陆诸多文化元素,这部散文集如同一轴集优雅、简洁和辉煌于一体的画卷,沃尔科特在他所展开的每一个主题中,都融入了抒情的力量和融合的智慧,这使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个极为重要的诗歌声音。作者简介
德里克 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1930 2017)
诗人、剧作家、画家。生于圣卢西亚的卡斯特里。先后就读于圣玛利大学和西印度的牙买加大学,后来在波士顿大学教授文学。代表作有史诗《奥麦罗斯》、短诗集《白鹭》、散文集《黄昏的诉说》等,是国际作家奖、史密斯文学奖、麦克阿瑟奖、艾略特诗歌奖等的获得者。其作品多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地区的历史、政治、民俗和风景。1992年,他因作品 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曾被布罗茨基等誉为 加勒比地区最伟大的诗人 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 。
德里克 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1930 2017) 诗人、剧作家、画家。生于圣卢西亚的卡斯特里。先后就读于圣玛利大学和西印度的牙买加大学,后来在波士顿大学教授文学。代表作有史诗《奥麦罗斯》、短诗集《白鹭》、散文集《黄昏的诉说》等,是国际作家奖、史密斯文学奖、麦克阿瑟奖、艾略特诗歌奖等的获得者。其作品多探索和沉思加勒比海地区的历史、政治、民俗和风景。1992年,他因作品 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曾被布罗茨基等誉为 加勒比地区最伟大的诗人 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 。 ◎译者简介 刘志刚,浙江杭州人,生于1970年代,现为高校英语教师,同时从事英语文学的翻译。译有G.K.切斯特顿随笔集《改变就是进步?》(2010)、D.H.劳伦斯游记《意大利的黄昏》(2015)、哈罗德 布鲁姆文学批评集《剧作家与戏剧》(2016)、弗兰 奥布莱恩小说《第三个警察》(2017)等。 马绍博,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现为文学译者。译有约瑟夫 艾本斯坦文化随笔《势利》(2017)、蕾切尔 卡森自然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2018)、卡伦 布里克森小说《走出非洲》(201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