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哈利里创作的《麦卡姆词话》,以艾布·栽德·苏鲁吉为主人公,此人是一个才华横溢、足智多谋的文丐。整本书的50 篇故事,均被作者精心设计在不同地域、不同场合和人群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他的文采和睿智。几乎每篇故事中,都有他大段大段的即兴吟诵,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舌头是他*有力的武器,口才是他*有效的药剂。上自达官贵胄,下至平民百姓,人人着魔,为之倾倒。书籍特色
麦卡姆(Maqamat),是古代阿拉伯文人独创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阿拉伯语原意为“集会”,后引申为集会中的“说话”“说教”,是一种韵体散文加诗歌的叙事文,类似于中国古代的骈体文,目的是展现作者的文笔功夫。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被艺人配上曲调,以说唱的方式咏史叙事,相当于中国的弹词和鼓书。如新疆地区流行的维吾尔说唱歌舞史诗“十二木卡姆”,就是它流传到中国的变体。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阿哈利里(1054—1122),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全名艾布·穆罕默德·卡西姆·本·阿里·本·穆罕默德·本·奥斯曼·哈利里。生于今伊拉克巴士拉的穆斯林丝绸商人家庭。自幼在巴士拉从名师学习语言、修辞、文学、历史和伊斯兰教义。后在阿拔斯王朝宫廷担任新闻、情报方面的职务,并潜心从事文学创作。他于1103 年开始仿效白迪尔·泽曼·哈马达尼,创作“麦卡玛特”。他在仿效旧体裁“麦卡姆”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改造和创新,使其成为骈文,形成完美的“麦卡姆”文学体裁。除《麦卡姆词话》外,他还著有阿拉伯语法长诗《语法分析妙言》及关于阿拉伯语表达方式的错误例句等书。对《古兰经》的语法、修辞、韵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高度评价。他在阿拉伯语言学和诗法上均有很深的造诣,被誉为“阿拉伯文坛的明星”“巴士拉语言学派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