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鲍勃迪伦创作中期五张风格各异的专辑。1970年6月8日发行的《自画像》是鲍勃迪伦的第十张录音室专辑。这是迪伦继《金发叠金发》之后的第二张双唱片专辑,收录的翻唱作品居多,也有少量器乐曲和原创作品,浓郁的乡村流行风格与以往作品差异颇大,面世后颇受争议,但颇受公众热捧,一度登上《公告牌》专辑榜第四名,在英国更是位列单曲排行榜榜首。迪伦在接受采访时声称这张专辑是他开的一个玩笑,以此甩掉那些追随在他身后的人群以及“一代人的人”这一标签。本书收录了此专辑中《忧伤地活着》《吟游男孩》两首原创作品。
《崭新的清晨》是鲍勃迪伦的第十一张专辑,1970 年 10 月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这时距离上一张专辑《自画像》的面世仅仅四个月,事实上,里面的许多歌曲完成于《自画像》发行之前。歌迷与乐评人对这张专辑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称其为迪伦创作中期的代表作。歌词疏离而宁静,构筑了一个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别境。与美国诗人阿齐博尔德麦克什利音乐剧《魔鬼》(Scratch)合作的几首歌曲,亦使得专辑带有一些别样的宗教气息。
《地下室录音带》是一张颇为特殊的专辑。其中歌曲写于迪伦遭遇摩托车事故后的隐居时期。1967年夏天,在租来的乡村居所地下室里,迪伦和“乐队”(The Band)陆续于游戏之间录了大约一百首歌,有民歌,也有原创歌曲。曲目经友人翻唱不胫而走,逐步流传至公众。1975年6月 26日,二十四首歌曲第1次以专辑形式、以《地下室录音带》为名,正式发行。美国乐评家格雷尔马库斯曾以《老美国志异》(The Old, Weird America)为名,写了整整一本书来评论这些歌曲。在他看来,它们奇异,“既富于历史意义,同时又自成机杼”。假如把这些录音标上 1881、1932、1954、1967、1992 诸如此类随便一个年份,听者同样也会信服。
《帕特加勒特与比利小子》发行于 1973 年 7 月 13 日,是同名电影的原声专辑。迪伦不仅成是电影配乐的制作者,更出演了片中的一个侠客角色。层层递进的打击乐与原声乐器、电子乐器的编排,烘托出非常独特的冥思氛围,有一种凯鲁亚克式的禅宗意境。与迪伦的其他专辑比起来,这张西部片配乐反而可说是相当平和的作品。其中的经典歌曲《敲着天堂的大门》被众多知名歌手翻唱,并被赋予反战的意涵,但本身初只是描述影片主人公之间的友情和背叛。
发行于 1974年1月17日的《行星波》是鲍勃迪伦作品中少见的“温柔与哀泣之作”,忆念是整张专辑的情感底色。在科学术语中,“行星波”意为由海底坡度形成的海底低频长波 ;暗潮涌起的变化,迪伦显然遥有感知,他与萨拉的婚姻危机乍现。从《坚强的妈妈》《挽歌》偏灰暗色调的自剖, 再到《婚礼之歌》那对妻子萨拉的表白示爱与忏悔告解,以上主题一一组合,构成了第十四张专辑,一部讲述迪伦情感的电影。其中献给幼子雅各布的《永远年轻》传唱甚广,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认为“这首歌充满了希望,毫不玄奥,显然鼓励着人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真理”。
书籍特色
·献给妻儿的温情呢喃,包含一首青春的圣歌本册所包含的专辑《崭新的清晨》《行星波》的灵感来源不少来自于**任妻子萨拉,描述了宁静和谐的家庭情境。车祸后的迪伦回归家庭,视角不同以往,在《编年史》中如是记述:“我开始以父亲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当肯尼迪的惨案发生后,我首先看到的是他妻儿的泪眼。”本册中包含他写给儿子的歌曲《永远年轻》,金斯伯格盛赞这首歌曲,“应当被学校的孩子们当作国歌一般颂唱。”
·装在薯片袋里的诗集
获诺奖意味着成为经典作家?鲍勃 ;迪伦永远无法被定义。他是僭越者,他是反叛之王,他既经典又反正典,既热卖又反流行,既是从时代土壤中长出又彻底超越时代。因此,我们选择了“薯片袋”这一有着强烈美式风格的创意包装,希冀这一袋诗集能像薯片一样,从书店走向街头,从小众走向人群,出现在地铁、便利店、自动贩售机,延伸进每一个生活场景中。我们将试图打破快消品与经典读物的疆域,在消费主义的时代里横冲直撞,让人与诗歌重新相遇。
每袋含诗集一本,复古书票一张,集齐八册书票,即可超值换购独家文创周边。
·人山人海,边走边唱
如何将一本厚达688页,重达2公斤,宽达20公分的英文原版书装入小小的口袋本里?我们在日式文库本与经典诗集开本之间反复尝试与修改,*终找到了这个*舒服的口袋诗集开本。成品尺寸108×175,既可容纳下迪伦独有的长句,又足够精巧轻盈,适合随身携带,单手翻阅。
护封软精装 进口轻型纸,它是柔软的,轻盈的,可以随意卷折,可以像摩挲一本战斗手册一样摩挲它。把它揣进你的飞行夹克,插进仔裤后袋,装入通勤手包,你就可以读诗,上路,歌唱,战斗,它将是你行走在这残酷世间中一份摇滚范儿的诗意武装与生存指南。
作者简介
鲍勃 ;迪伦(Bob Dylan)美国音乐家、诗人。半个世纪来,鲍勃 ;迪伦发行了超过四十张专辑,创作出传唱数代人的经典歌曲,影响了遍布全球的音乐人,并首次将歌词带入经典文学殿堂。曾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1991)、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2000)、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2001)、普利策奖特别荣誉奖(2008)。2016年获颁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