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籍特色
《郑永慧译九三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雨果创作生涯的终结,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这部小说集中了雨果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深刻暴露了他的世界观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矛盾;他用圆熟的艺术技巧、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反映一七九三年法国国内战争的图画,并把自己的思想体系作了*完美的表达。通过这部小说,我们不仅能嗅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烈火硝烟,还能进一步体味这位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作者简介
郑永慧(1918—2012),原名郑永泰。祖籍 href='#' target='_blank'>广东 href='#' target='_blank'>香山(今 href='#' target='_blank'>中山),生于 href='#' target='_blank'>越南 href='#' target='_blank'>海防。1942年毕业于上海 href='#' target='_blank'>震旦大学法学院法律系。曾任教于震旦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译作有《笑面人》《舒昂党人》《驴皮记》《古物陈列室》《九三年》《娜娜》《蒙梭罗夫人》《我们的爱情》《梵蒂冈的地窖》等四十余部。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十九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雨果几乎经历了十九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