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
[作者简介]
李斯特 (Liszt,Franz1811—1886)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幼年即显露出音乐天赋,父亲教他钢琴,并为他筹办音乐会,九岁时带他到维也纳,请车尔尼教钢琴,跟意大利作曲家萨利埃里学作曲.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李斯特,成为李斯特音乐成长中的佳话.以后父亲曾带他游历英、法各地进行演奏,父亲去世后定居巴黎,很快达到钢琴演奏家的艺术高峰。
在巴黎期间与帕格尼尼、柏辽兹、肖邦及浪漫主义文艺家、思想家交往,深得其影响,并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旅行演奏遍及欧洲各国,赢得很高声誉。
1848 年起任德国维马歌剧院指挥,并从事音乐评论和理论工作,宣传提倡标题音乐,从事大量的教学工作.1861 年迁居罗马,笃信天主教并接受神父称号,但仍从事作曲及教学工作.1868 年起常住维马,定期回匈牙利,创建布达佩斯国立音乐院并任院长.晚年仍保持着创作和演奏的无穷活力,1886年7 月31 日逝世。
李斯特对钢琴的演奏和创作有着特殊的贡献,演奏、创作和改编了大量技巧艰深、效果辉煌又有深刻内容的钢琴曲;开创了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体裁——交响诗.其作品与匈牙利民族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大量吸收其他民族音乐因素,代表作有交响诗十三部,以《前奏曲》、《塔索》、《匈牙利》最著名,另外尚有交响曲《浮士德》、《但丁神曲》,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钢琴协奏曲两部等。
[作品简介]
狂想曲是十九世纪初开始形成的一种具有艰深技巧的器乐曲体裁.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是这种体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他自1846 年开始创作,1885 年全部完成.这些乐曲突出地表现了李斯特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它们是根据匈牙利和吉卜赛的民歌和舞曲为主题,经过加工而写成的,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乐曲中多用变奏发展和相互对立主题的出现等音乐手法,并善于模仿匈牙利民间乐器所特有的音响,和制造类似管弦乐队丰满和多变的音响效果,从而丰富了钢琴的音响,发展了钢琴的表现能力.其中第二首作于1847 年,发表于1851 年,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它原系钢琴独奏曲,因其效果辉煌、热烈,具有交响性,经著名指挥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演奏效果也颇受欢迎。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