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曲《第40交响曲》

莫扎特

〖作者简介〗

莫扎特 (Mozart,WolfgangAmadeus1756—1791)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在一个音乐家的家庭里.其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提琴家、作曲家,是萨尔斯堡大主教的宫廷乐长.姐姐也是一位优秀的女音乐家.莫扎特四岁从父学习音乐,五岁作曲,自幼就显露出无与伦比的音乐才能.1762 年 (六岁) 随父、姐往慕尼黑和维也纳作初次演奏旅行.1763年起他们又去巴黎、布鲁塞尔、伦敦及其它城市作了长期演出.他那非凡的钢琴演奏,轰动一时,被誉为音乐“神童”.1769 年在萨尔斯堡上演了莫扎特创作的意大利喜歌剧《假傻姑娘》,受到大主教的赞赏,授于宫廷乐长称号.同年12 月赴意大利,在此期间由于莫扎特创作、演出的成功,曾先后获得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和韦罗纳爱乐学院院士的荣誉.1772 年老主教死去,新主教态度专横,待人苛刻,使向往自由生活,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和强烈自尊心的莫扎特越来越不能忍受,他几次想另谋职业均未成.1781 年正值歌剧《伊多梅纽》创作演出成功,他与大主教终于决裂,定居维也纳.这最后十年是他在创作上取得成就的顶峰.但由于他在音乐创作上的革新不被理解,并受到某些同行的攻击,使他深感痛苦.1791 年12 月5 日夜,莫扎特突然逝世.莫扎特的创作数量惊人,体裁广泛,超过他的前辈和同时代作曲家.歌剧是他最主要的创作体裁,共二十二部,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等,标志着莫扎特用音乐艺术来反映现实生活和歌剧改革上的高度成就;交响乐是他器乐创作中一个重要方面,共四十九部,其中影响较大的为第39、40、41 (即“bE 大调”、“ g 小调”、“C 大调”) 三部交响曲.此外还有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室内乐以及未完成的声乐套曲《安魂曲》等。

〖作品简介〗

1788 年夏天,莫扎特一连写出了第39、40、41 三部交响曲.这是作曲家最后的三部交响乐作品,虽然总共只花了六个星期的写作时间,但三部作品都获得成功,显示了作曲家惊人的创作才华.这三部作品,各富于鲜明的特点和个性: 《第39 交响曲》充满欢乐和友爱,流露出天真无邪的质朴情感;《第40交响曲》抒情、真挚,蕴藏着不屈的斗争精神;《第41 交响曲》明朗、有朝气,是光明和胜利的颂歌。

《第40交响曲》是莫扎特交响乐中富于戏剧性和激情的一部.完成这部交响乐的1788 年,也正是作者写作歌剧取得突出成就的年代。

这部交响曲表现了莫扎特对人类生活和未来有着乐观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我们可以从这部作品中清楚地感受到莫扎特的这种积极、奋发的感情.作曲家在这里以其特有的诚挚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思想和世界观,反映了他那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大都具有清新、抒情的风格,内容力求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及其体验.他在音乐创作上的主要表现手段是旋律,莫扎特的旋律柔顺、温和、甜美、真挚,正是这些特色构成了莫扎特作品的乐观和明朗的性格.《第40 交响乐》较明显地体现了上述这些特点。

为您推荐

管弦乐曲《第九交响曲》

(“合唱”) 贝多芬 〖作品简介〗 早在1793 年贝多芬还在波恩时期,就有把席勒的长诗《欢乐颂》谱写成曲的念头.后来在1808 年他创作的钢琴、乐队、合唱《c 小调幻想曲》及1810年创作的..

管弦乐曲《第六交响曲》

(“田园”) 贝多芬 〖作品简介〗 “没有人会比我更热爱田野的了” “森林、树木和岩石呵! 你反映着人的愿望.” ——贝多芬 贝多芬不仅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且还很不寻常地热爱..

管弦乐曲《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莫扎特 〖作品简介〗 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完成于1786 年4 月,同年5 月1 日在维也纳剧院由他亲自指挥首次演出。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取材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讽刺喜..

管弦乐曲《第五交响曲》

管弦乐曲《幻想交响曲》

柏辽兹 〖作者简介〗 柏辽兹 (Berlioz,Hector1803—1869)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生于医生家庭,自幼酷爱音乐,1826 年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勒须尔教授和莱赫教授.后得罗马大奖,去罗..

管弦乐曲《胡桃夹子组曲》

柴可夫斯基 [作品简介] 舞剧《胡桃夹子》是1890 年柴可夫斯基应彼得堡皇家歌剧院之约而作.是年12 月准备,1891 年2 月开始写作,到1892 年3 月完成.作品中第一次用了他一见就喜欢的钢片..

管弦乐曲《卡玛琳斯卡亚幻想曲》

格林卡 〖作者简介〗 格林卡 (Glinka,MikhailIva-novitch1804—1857) 俄罗斯作曲家.生于俄罗斯斯摩棱斯克省,他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乡村的自然景色、农民的生活及富有表现力的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