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最早的文学作品-《亡灵书》

埃及最早的文学作品, 是埃及古代的《亡灵书》 (又译《死者之书》) .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其中包括经文、颂诗、咒语、歌谣和神话传说, 内容十分庞杂.远在氏族社会时期, 埃及人就崇拜祖先, 崇拜死者.他们认为: 人的灵魂在人活着的时候是附在人身体之上的, 在人死后就离开了躯体, 到了另一个世界去了;人死亡之后的生活, 是现世生活的一种特殊的继续, 故死者在阴府仍要用他生前所用过的一切.《亡灵书》, 就是古代埃及奴隶主帝王死后放在陵墓和石棺里供“亡灵”读的书.今存的《亡灵书》, 共有140 章, 是前3000 年至前2000 年的作品, 大多是从金字塔和十八王朝时 (约前1560) 底比斯祭司和官吏的陵墓中发掘出来的.其内容包括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题辞” (国王所用) 和中王国时期的“棺椁题辞” (民间所用) , 大多是对于神的颂歌和对于魔的咒语, 为国王、奴隶主歌功颂德并宣扬宗教迷信和冥国观念, 同时也保存了丰富而生动的古代埃及神话和民间歌谣, 全书多方面地反映了古代埃及的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观念, 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对后世埃及文学及世界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埃及乃至阿拉伯地区最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是埃及当代作家马夫兹.他于1988 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生于1911 年, 他在50 年的创作生涯中, 写了50 部小说和100 多篇故事和多种剧本.这些作品始终以开罗的平民区为主题.通过描写开罗城市中下层劳苦大众的生活, 颂扬人民对自由、珉主和平等的渴求, 抨击君主统治和腐败现象.马夫兹从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出发, 通过描写各种人物的活动, 表现了埃及社会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反映了埃及社会各个时期的社会思潮.其作品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笔法幽默.1988 年10 月13 日, 瑞典皇家学院, 因“他的充满诗意的作品时而反映出东方文学见解的现实主义特点, 时而又隐约地反映出感情和回忆的特色”而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他.马夫兹的创作为推动阿拉伯文学创作活动和发展阿拉伯文学语言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的小说风行整个阿拉伯世界, 被称为阿拉伯小说之父.他的代表作《两宫之间》三部曲等10 部著作已被译成中文出版。

为您推荐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

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路径选择

  当前,我国正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提高教学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创新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任务,以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为切入点,以金课建设和核心能力锻造为着..

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时称成人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办学以来,一度蓬勃发展。众所周知,由于十年动乱,一大批青年学子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造成人才青黄不接。国家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后,为应对人才匮乏问题,及时恢复..

高等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环境因素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有的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还有的学生表达出来的想法和自己所想的不一样。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

提升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汉语言学习环境   创造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是提升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根据课本内容以及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挖掘出小学语文课堂的内涵,创造符合小..

畸形的阳刚文学的产生

在中国历史上,所谓帝王这些极其重要的几百个人物,统治了世世代代的亿万臣民。以他们的名字作为皇朝的代号,本身就是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课题。而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需要认真对待。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