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最早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家

德国最早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家, 是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和剧作家莱辛 (1729—1781) .他为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戏剧, 清除宫廷贵族的影响和盲目崇拜法国古典主义的倾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他在自己的美学论著《拉奥孔, 论绘画与诗的界限》和《汉堡剧评》中, 提出了一系列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观点, 从而奠定了德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他主张德国应当有自己的民族戏剧, 作为争取德国民族统一的有力工具.他反对许多作家对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模仿和崇拜.他要求文学反映客观现实, 要求戏剧反映18 世纪德国资产阶级的现实, 提倡写市民悲剧, 忠实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客观生活, 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质的事物上和事物的本质上.他用自己的戏剧创作实践了自己的文艺理论.他的第一部市民悲剧《萨拉·萨姆逊小姐》, 也可说是德国市民悲剧的真正开端, 它暴露了市民阶级的软弱性, 标志德国戏剧发展的新方向.著名戏剧、喜剧《明娜·封·巴尔赫姆》, 讽刺普鲁士专治政权.悲剧《爱密丽亚·迦绿蒂》, 揭露了德国当时封建暴君的荒淫无耻, 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最后一个剧本《智者纳旦》, 反对宗教的偏见, 抨击褊狭的牧师.莱辛在德国政治经济落后的情况下, 以他的理论和著作, 勇敢地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 批判宫廷文艺, 宣传启蒙思想, 提高民族觉悟, 体现了资产阶级珉主主义精神, 为德国文学开辟了新的阵地, 给当时和后世的作家以深刻的影响, 对德国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被誉为德国“文学之父”。

最早划清诗和画的界限的人

德国最早划清诗和画的界限的人, 是德国启蒙主义作家、美学家莱辛(1729—1781) .他在1766 年所发表的重要美学论著《拉奥孔, 论绘画和诗歌的界限》中, 通过特洛亚祭司拉奥孔父子三人被蛇缠死的故事在古代造型艺术和诗歌中的不同处理, 来探讨诗和画反映现实的不同方法,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诗与画在反映现实上的界限.他认为诗和画各有特点, 雕刻、绘画之类的造型艺术应表达出最精采的“固定的一瞬间”, 而诗则应模拟在时间上连续不断的行动.莱辛分清诗与画的界限, 是为了强调诗摹仿人的行动, 表现人的个性、感情的积极作用, 以便更好地反映资产阶级的生活现实, 满足资产阶级文艺的需要, 从而打破了延续千百年来的贺拉斯“诗即画”和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画是无言的诗, 诗是能言的画”的传统观点, 明确地分清了诗和画的界限, 为诗和画的发展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您推荐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宗法制下浓重的伦理情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必然形成《诗经》创作的现实主义态度。 “现实主义”本是我们借用西方的名词,它最早在文学领域里的出现是在席勒的《论素朴..

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对“形象思维”认识的接续和深化。

1965年底,关于“形象思维”的论争已接近尾声,从一个粗略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其规模和声势:从1954年初《学习译丛》译载尼古拉耶娃《论艺术文学的特征(作家的意见)》一文以后,截止1965年底,先后有20篇专题论文谈形象思维问题(其..

作为学科定位的文艺美学

先看一看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现实状况,日前中国的学术管理体系里,与文艺美学相关的学科定位有三,一是文艺美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一级)下面的文艺学(二级)下面的一个方向(三级)。二是艺术类(一级)下面的艺术学(二级)下而有艺..

作为一种理论话语的文艺美学

“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即以“人道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理念,注重描写人了生活状态,尊重人、热爱人的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其精神内核就是对于现实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   西方的人道主义对于我国现当..

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性

  现实主义文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批判性,不管是诗歌也好,散文也罢,都透着对社会和人性的剖析和分解。在五四时期之后,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的人群大部分属于社会最底层或是市井小民,因为弱势人群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的反映社会..

西方思潮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

  浪漫主义是试图将一切美好化、理想化,而现实主义的职责则是敲醒人们、警醒社会。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文学的大量引进,对我国的现实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的美学基础也被大多数艺术创作者所熟知和接受。很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