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中唐之际, 刘长卿、戴叔伦、韦应物等诗人活跃起来, 他们歌咏田园自然的宁静状态和闲适情趣, 而以韦应物成就为最高.他们都喜爱五言诗的形式, 其中五律超卓的刘长卿, 被称为“五言长城”。
至代宗大历年间 (766-779) , 虽然诗人们拿手的题材诗风格各不同, 而总体来看, 活跃着一群擅长五律, 多作酬和、应制诗的诗人, 被称为“大历十才子”.据《新唐书·卢纶传》记载, 为卢伦、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十人.此外, 郎士元、李益、李嘉祐等也是同时相先后的著名诗人, 也有人说他们在“十才子”之内。
上述诗人中值得注意的为钱起、郎士元、李益三人.由钱起曾与盛唐时的王维相和可知, 他是十才子中最早活跃的诗人.其诗风也以接近于王维的清淡为特色.又因有五绝组诗《江行无题》一百首而著名.郎士元与钱起一起并称“钱郎”, 其闲雅的诗风为当时士人所重.以七绝名手而知名的李益, 被认为是可与李白、王昌龄匹敌的诗人.他基于从军朔北的经历, 创作了《塞下曲》《夜上受降城闻笛》等边塞诗杰作, 在《宫怨》等闺怨诗中也显示了卓越的技巧.其清丽的歌唱接近于盛唐诗风。
继大历年间之后, 在宪宗元和年间诗坛又呈现出活跃情况.这一时期出现了乐府作者张籍、王建二诗人, 被称誉为“张王乐府”.张籍既被归入后述韩愈一派, 又被列入白居易一派.他继承了杜甫社会诗的传统, 歌吟农民、妇女等普通民众的苦难与悲伤.其《野老歌》、《山头鹿》《妾薄命》《别离曲》诸作中, 所表现出来的尖锐的写实性与沉痛感, 在看似平淡的笔致中凝聚着深刻的工力, 因而深受韩愈、白居易等人尊敬, 王建也于《田家行》《织锦曲》《水夫谣》诸作中咏歌民众的苦难, 暴露出现实社会的深刻矛盾, 可以说张王二家这类乐府, 为不久后由白居易和元稹推进的“新乐府运动”, 准备了有利条件。
“元和圣天子”宪宗, 作为一度恢复了唐中央王朝权威的中兴英主, 其名广为人知.在宪宗治世年间, 成为诗坛主导人物的是韩愈与白居易.韩愈以倡导革新当时流行的形式主义散文, 推进古文运动而著名, 而作为诗人也开创了卓越的业绩.白居易除进行韵文革新的新乐府运动而外, 在包罗多方面的诗歌创作活动中, 给予当代及后世文人以重大的影响.韩、白两人都是盛唐李白与杜甫的最好的理解者与最佳的继承者.一般都把李、杜、韩、白四人作为唐代的四大诗人。
与其散文的情况相同, 韩愈在韵文方面也显示出复古的倾向, 创作遣词造句古色盎然而气势激切刚直的诗作.原本富于学识的韩愈, 他使用不经见的语言, 多用奇怪的造语与出人意表的比喻, 因此, 其诗风被称为“险怪”.同时, 他作为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奉者, 在诗歌中也积极奉行这一主张.他于诗歌本来的流丽性有所欠缺而议论意味强烈的作品, 被评为“以文法入诗”.然而实际上, 这正是韩愈诗新意义之所在, 生发出了前此诗人们所不具备的崭新奇拔的想象和表现.理所当然, 像他那样的特色, 充分发挥于古体诗中, 遂有《南山》《寄卢仝》《秋怀》等优秀作品。
韩愈作为一个官僚, 因任刑部侍郎和国子祭酒等职, 升迁至吏部侍郎的高位, 死后赠礼部尚书, 在唐代诗人中是为数不多的显赫的诗人之一.在这方面, 与以吏部尚书致仕的白居易相近.总而言之, 既作为学者享有名望, 又在政界占有重要地位, 并且成为文学界的指导者的韩愈, 在其周围聚集了当时许多文人学士, 这就是所谓“韩门弟子”, 其中有诗人孟郊和贾岛。
孟郊、贾岛二人, 全部身心贯注于诗句的雕凿, 是依靠苦吟形成独特风格的诗人.都用奇怪的印象和难解的词句, 创作古雅的诗作, 被称为“蹇涩”与“穷僻”.这种评语是因他们的诗作缺乏流丽的顺畅性, 以专用生硬的语句表现与阴郁的幻想为特征而起的.又有“郊寒岛瘦”之评, 也是同样的意思.虽然, 二人之诗正如后来区分为“孟东野体”、“贾浪仙体”而被模仿的那样, 其诗歌风格与诗体形式能见出微妙的差异, 然而在以凝练险峻的表现、显示古朴格调这一方向上, 二人又同以韩愈为首而相通.韩愈对二人, 尤其对年长于自己的孟郊, 格外尊敬。
同样得到韩愈知遇的诗人, 有人称“鬼才”的李贺, 这位常常被列为韩门第一人的诗人27 岁就夭折了.他的作品汲取楚辞的流风余韵, 充满了具有奇特之美的幻想, 以此而知名.他的象征性的表现手法, 给予晚唐及晚唐以后的诗人们重大的影响, 虽然其内含失意之情, 表现屈折的诗句确乎难以通解, 然而那富于色彩感的诗句中所饱含的幽冷的悲感与忧愤之情, 却使读过李贺诗的人, 不能不为之入迷.在《雁门太守行》《神弦曲》《李凭箜篌引》等乐府诗中, 充分表现了他的特色。
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是韩愈的盟友, 其诗作则与韩愈异趣, 而属于歌咏山水田园等自然风光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之流裔, 正如其脍炙人口的《江雪》《渔翁》诸作中确实描绘了闲静情景.不过实际上, 他的作品又不尽同于前述三人, 作者的心情与思想, 浓烈地渗出于诗作表面的作品并不少.《南涧中题》《岭南江行》诸作, 明确地显示了这种倾向。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