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代急剧流行的是音乐和戏曲, 蒙古族的嗜好, 恐怕也在这个方面.但这并不是朝廷特别强制的结果, 汉民族也喜欢听音乐和观戏.可以视为戏曲原型的东西, 无论在往昔的俳优艺术中, 还是在宋代的瓦子的演艺中都有存在, 但全是朴素的形态.真正像样的戏剧, 其形式到了元代才确定下来, 称为元曲或北曲, 它随着元代的没落衰退下去, 而后被南曲所替代。
演剧的脚本, 即上演用的戏曲, 似乎主要由专门属于剧团的作者所写, 也有由像宋代瓦子中“书会”一样的行会所写的.但是作者并非止限于这些方面, 也有演员自己写的作品.此外, 若将生于宋代的人物考虑进去的话, 恐怕还有想以诗人之名留芳后世之类的人物存在吧?
上述种种人物, 沦为脚本的作者, 从历来的观点来看, 他们抑是迫于生计? 还是作为一种韬晦的手段? 我们现在还不甚明了.确实的是, 即使他们是为生计而落魄, 所写的戏曲, 也决不是敷衍塞责之作.他们的作品中, 没有冷眼观人之感.相反, 他们满怀热情, 将全部心血倾注于编写戏曲之中。
在元曲中, 有杰作也有劣作.但是在元曲特别是在初期的元曲之中, 显著的现象是: 作者们全都为创造了这种新的体裁, 并使之成长下去而感到欢欣鼓舞, 对它充满了热情.而作为观众一方的人民大众也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一新的娱乐形式, 热情地为它喝采.作为戏曲原则的, 由剧作家、演员、观众三方一致创造出来的舞台, 的确存在于元曲之中.即便有投身于其中而感受到生存意义的传统的文人, 也并不奇怪了。
在歌谣中, 又产生了新的被称为“散曲”的俗谣, 它替代了前一时代中从民间歌谣中分离出来而“高级化”了的词.它和作为一种歌剧形式的元曲中所唱的歌词实质上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就散曲来说, 可将它作为元曲中的一项。
但是, 不管怎么说, 尽管元代产生了戏曲这样一种新的体裁, 若把它放在文学史的大潮流中来观察, 却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只是一支间奏曲.元代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优秀的文人, 但它不是一个如唐代宋代那样, 被后世文人回顾不绝的时代.另一方面, 宋代所兴起的文学界的新的潮流, 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动向, 但却是在切切实实地进行着, 它正在静静地哺育着下一时代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动向。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