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般称之为元曲那样, 元杂剧是一种以唱为主的歌剧.但也重视科与白, 在这一点上, 它与西洋歌剧不同, 具有独特的民族戏剧形态。
元杂剧所用的音乐, 是北方的音乐 (北曲) .这是具有七音音阶的西域体系的音乐, 与宋代俗乐中所使用的音乐相同, 而与南方体系的五音音阶 (南曲) 对立, 其伴奏用三弦、笙、笛、锣、鼓和板等。
杂剧的曲调采用分为两种旋宫法的九宫调 (相当于西洋音乐中的C 大调、G 短调之类区别的调子.在散曲中是十宫调) , 如正宫、仙吕宫、双调等.一连串宫调相同的曲子组成套数, 由套数构成一折.原则上四折为一本.套数是成为杂剧骨架的歌唱部分, 在每个曲子的前后或者句子的段落之间分开, 配上科与白, 那是在舞台演出时加上去的。
这种四折结构, 是元杂剧的重要规律之一, 它自然地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作品结构的模式.这一模式与诗的起、承、转、合相似, 可以说成是设定、紧张、高潮与解决四部分.第一折往往用仙吕调, 第四折多用双调.音乐方面也证明了这一模式的存在.五折结构或把高潮放在末尾第四折之类的例外, 以及五本、六本连在一起的破格的长篇, 也不是没有, 但这些都是极少的。
无论是杂剧的曲子还是散曲, 只要是曲, 也和词一样, 作者并不需要一一为它谱写新的乐曲, 因为它已有现成的旋律.譬如“端正好”, 就是旋律的名称 (曲牌) .作者选择四套宫调, 决定其大致顺序, 考虑套数内部一支支曲子的排列 (联套) , 就可以按照所排列的曲的旋律所形成的固定的句子格式填下词来.汇集元曲曲例的曲谱, 有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等, 但元代的乐谱没有流传, 音乐散失了。
元杂剧在形态上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 四套唱词全部由一个主要演员从头唱到底.如果扮演的角色为男性, 就由叫做正末的演员演唱;要是女性, 则由扮演正旦的演员来唱.所以, 脚本分为末本和旦本.像《单刀会》那样, 第一折乔公唱, 第二折司马徽唱, 第三、第四折关羽唱, 让演唱人物交替的情况并非没有, 但很少;而且这几个人物都是由正末扮演的, 通常恐怕只由一个演员交替装扮演出。
这一规则当然大大地限制了戏曲的形态, 首先限制了篇幅.前面所说的四折结构其实是和这个规则密切相关的, 它从结构上专门地突出了主角, 使其他的人物无论怎样都变得不显眼.虽然有鲜明的独唱, 但容易造成缺乏整体演出之感.歌词往往容易倾向于主人公的心理描写, 而不得不交待的事态的进行, 则靠诸宫调歌词的延长, 戏曲的特性未能进一步发挥出来.这种形态上的不发达, 被人认为是元末元曲被南曲体系的戏曲取而代之的原因。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