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日语教学的角度上看,中日同形词在翻译时非常容易受母语干扰。接触到同样也使用汉字的日语时,在翻译时候脑子里立刻就会浮现出中文,汉字词就原封不动地换成与之对应的汉语词,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句子。要克服这个问题,就应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正确把握词汇意思,改掉翻译时望文生义的不良习惯。
2、另外,教科书出现的带有褒贬色彩的词汇,老师应对日语中的汉字词与汉语词做比较,研究这两类词在词性、意义、用法上的差别。对中日文进行对比讲解,明确指出这类词在中日文中各自的意思、用法及语感上的异同,多举例句,让学生在句中体会。比如:「足を洗う」这个短语,如果不查字典,凭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成“洗脚”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该短语出自佛教,古印度的托钵僧赤脚外出化缘,当日归?u洗脚后再诵经,日语则借此词之义比喻改弦更张,从以往的职业或者事业脱身。与其意相对的正是汉语的“洗手不干”。
3、在学习和应用特别是将日语翻译成汉语时,如何对待日语中汉字词是每个人都要遇到的问题。不能只看到日语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相似之处,还要认识到它们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我们应当全面地正确地看待日语中的汉字词,既要看到它对学习和应用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差异的一面,切忌望文生义。
迄今为止,有关日语中汉字词翻译的研究非常多。本文中笔者基于多年从事日语翻译教学的实际经验,粗浅地谈了针对日语中汉字词和汉语词汇对应的不同情况,翻译时如何应对。并从日语教学的角度谈了实际教学中的注意事项,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