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欧阳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成就卓然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他不但对宋朝政局及制度改革做出巨大贡献,更对宋代文坛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便是他被贬期间的代表作。相比较于为人尽知的滁州、青州等地,颍州也是欧阳修被贬仕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欧阳修一生与颍州结下了不解情缘,曾五次至颍,他的壮年、中年、老年这三个阶段均与颍州有着紧密的联系。自从他青壮年被贬移官至颍州,之后多次路过重逢颍州,历经数次转折,并最终选择在颍州这片土地养老直至逝世,可以说欧阳修的颍州情结把他紧紧拴在了颍州这片土地上[1]。其颍州文学创作种类繁多,内容广泛,不仅对当时的文人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以及颍州当地的文化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颍州,今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北邻齐鲁,西连豫鄂,“襟带长淮,控扼陈蔡。”自宋代起,颍州便是京城连接江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此外,颍州气候较佳,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水陆皆通。由于颍州地处南北两方交界处,不但吸收了南方细腻温婉的风格,还具有北方淳朴直率的特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呈现出繁荣之景。另外颍州有着“与杭之西湖并称”的颍州西湖,享誉世间,欧阳修曾评价道:“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同时,颍州还有竹间亭等各类自然名胜和人文历史遗迹。因此,历代文人骚客向来喜爱栖居在颍州,欧阳修便是其中的代表。

  (1)欧阳修首次至颍于宋仁宗皇佑元年——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49年—公元1050年)。颍州是欧阳修自被贬至夷陵后的第四个贬谪地,受宋代庆历新政的影响,欧阳修遭到守旧派的一致排挤,屡被放逐。从原本的京城移官至夷陵,再到滁州—扬州—颍州。

  (2)欧阳修再次至颍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2年—公元1054年),此时的欧阳修已由颍州移官至南京,但深厚的颍州情结使他时刻牵挂着颍州,在此期间也创作了大量的“思颍诗”。皇佑四年三月,由于欧阳修母亲突发疾病于颍州逝世,他便带着沉重的悲痛归颍,为母亲守制。

  (3)欧阳修三次至颍是在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此时历经多次宦海浮沉的欧阳修已是花甲之年,在遭遇宋仁宗反复的轻视与重用之后,欧阳修决定上奏恳求归颍养老。“明年今日如寻找,颍州东西问老农”是他在《寄答王仲仪太尉素》中对渴望归颍之情的真实写照。这次至颍是欧阳修与颍州阔别了十五年后的再次重逢,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期待与辛酸,而此次归颍后,欧阳修便埋下了在此终老的想法。

  (4)欧阳修四次至颍是于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当欧阳修离开颍州被移官上任亳州后,他便再三上表乞求回到颍州。但在宋神宗的授意下,欧阳修兜兜转转于青州、蔡州等地,并在去往蔡州的行程中,假借“急足”之症暂时小住在颍州。

  (5)欧阳修五次至颍于宋神宗熙宁四年—五年(公元1071年—1072年)。数次归颍的恳求终于实现,他终回到了这个令他朝思暮想的天地。欧阳修在迟暮之年抛却了一生的功名利禄,淡然在颍州湖畔饮酒放歌,游玩赏乐,与一众文人大夫们集会赋诗,晚年生活十分惬意闲适,而他的生命也如他所愿,终结在颍州大地上。

为您推荐

到贬谪地后的待遇。

贬官皆是负罪之人。在朝廷的文书中,经常将贬官(左降官)与流人相提并论。一直到长庆年间,朝廷才申明贬官与流人的区别:贬则降秩,流为摈死。也就是说,贬官是行政降级的惩罚,流人则是刑法量罪的判决。这也从反面说明,贬官与流..

唐代之开明专制

对比前朝而言,唐代的官制与法制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唐朝实行的是集体宰相制度,宰相通常由数人乃至十余人担任,史称“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央政府权力机构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总揽行政,相互..

鸟与渊明的诗意回归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杂诗》其五)渊明一生的寻觅与求索,如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止泊——寻找精神的故乡与归宿。 渊明终于归田了,从形体上、精神上都释然了。找寻到本真诗意生存后的渊明,其笔下的鸟,则是另一..

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在企业家的主导下不断创新的过程。

汉字的理据性

  (一)汉字自身的特点   汉字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而且历史悠久,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字。从已经比较成熟的汉字甲骨文算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与古代苏密尔人的楔形文字(后称为丁头字)、古埃及..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字义

  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读音和笔画的识记,而忽略字形和字义的理解,从根本上剥离了表意文字的灵魂,把脉络清楚,形义明朗的汉字教学变得方法机械,形义混沌。而我们如果追溯文字的原始图形,对字意思的理解便一目了然..

传统文化影响现代经济发展的路径:“观念人力资本”的塑成。

  现代工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社会相比较, 两者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差别: 传统的小农经济要求的是那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农民, 生产主体只要作到循规蹈矩, 模仿前人就行, 从而形成的是保守、不思进取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