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我、永不言败的女勇士

坚持自我、永不言败的女勇士
“夫为妻纲”是封建社会对女性在道德上的行为规范,也是男性评价女性价值的主要标准之一。众所周知,王熙凤对贾琏有所不“顺”。十三回,她敢在贾琏面前得意忘形地炫耀自己的才能;十四回,她使贾琏为了一绺青丝吓得脸都黄了,并“杀鸡抹脖子使眼色”求平儿替他遮盖;十六回,贾瑞求贾琏为他谋份差事,贾琏来求王熙凤而她却不买他的账,并嘲笑贾芸“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同样,贾琏的奶妈为儿子求差和贾琏说了几次,最后还是找了王熙凤才成。凡此种种,都说明她对贾琏的不“顺”。有人认为,她之所以有此表现是因为她依仗自己有着不凡的家势以及贾琏的为人,但如果凤姐自身没有过人的才能和超前的想法又如何让贾府的众多男子汗颜呢?
或许有人还会说,虽然王熙凤的才智过人,但并不能掩饰其狠毒的一面。今天,我们在这里并不想为凤姐开拓什么“罪过”,因为狠毒就是凤姐性格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不容讳言的。但我希望读者能够看清凤姐的毒剑只是指向男子世界的,并且只是在其受到侵害时她才举起她的利刃。她的狠毒是被迫的,无奈的,是其软弱的另类表现,是反击而非进攻。然而,她一旦举剑,就将尽力地置人于死地。这样看来,贾瑞之死不过是其自取屈辱地下场。但对于丈夫贾琏的“偷腥”与不忠,她的利剑就好像缠上了封建礼教的大网,抽不出,挣不出。书中的第四十四回在凤姐寿辰之日,出轨的贾琏“倚酒三分醉”,逞起平时不敢逞的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凤姐不敢泼了,哭着跑去贾母处告状,“成日家说嘴,霸王似的一个人”,吓得那个可怜。第二天贾琏来领罪,“凤姐站在那边,也不盛妆,哭的眼睛肿着,也不施脂粉,黄黄的脸儿,比往常更觉可怜可爱”。凤姐的形象,因这样的事件也显得更加丰满起来,她无论怎么奸恶强大,她都是个女人,渴望丈夫的专一,为受伤的心而委屈流泪,害怕丈夫突如其来难以控制的强硬态度,正因为其也有软弱的一面,正因为这些弱的细节的描写,她在作家的笔下,才越发鲜活生动起来。她没被塑造成一个刀枪不入的女人,这是作家的过人之处。凤姐要求的是平等的婚姻,这种具有现代意识的婚姻观她无法忍受眼前的一切,然而这一切在他人的眼中却都视为了理所应当。在这种情势下,凤姐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因为“放弃”从来就不是她的风格,她把她满腔的怨毒转向了鲍二家的、望风看门的小丫头、兴儿、尤其是尤二姐身上,这似乎也就可理解了。对于小丫头、兴儿,凤姐可以说将“心狠手辣”运用得淋漓尽致,但尤二姐就应另当别论了。尤二姐是宁府贾珍之妻尤氏的妹妹,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她不但与姐夫贾珍有染,而且嫌贫爱富,不愿嫁给破了产的张华。在贾珍贾蓉父子有意撮合她与贾琏时,她因早已有心勾搭贾琏,就同意了。凤姐面对不可避免的婚姻危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为了维持自身在家庭中的权威,毫不犹豫的将毒剑刺向了尤二姐,所有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凤姐的狠毒,无可辩驳。但我们若只看到了凤姐的毒辣,甚至替那个“水性”女人尤二姐喊冤叫屈,而看不到封建礼教和多妻制的危害,就是贬低了作者描写的艺术价值和作品深宏的认识意义!
应该说,凤姐的狠毒在弄权铁槛寺,过河拆桥地追杀张华,清虚观掌劈小道士等处也可看到。然而,尽管如此,我们仍有必要注意到她的狠毒仍是在男子世界中滋长的,是被男子世界逼迫下的选择。这种狠毒尽管有所滥用和偏向,但她的出发点和最终指向仍是污浊的男子和男子世界。甚至可以说,这样一种品性仍是她在男子世界生存而欲保全自己的必需条件。她的狠毒是“无毒不丈夫”的“毒”。如果要对这狠毒作以道德评论的话,那么,那个熏染和引发她“狠毒”的男子世界,首先要对此负责。

为您推荐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还原历史场景,尊重历史事实。既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当代人视角解读历史,又不能机械地用当代人的评判标准苛求前人,实事求是地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定性定位,从而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坚持两分法,更上一层楼①

胡耀邦1981年12月27日在会见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讲话肯定了一年来电影工作的成绩和主流,着重强调了存在的两点不足:政治情绪不健康和思想境界不高。讲话号召电影工作者在新的一年里振奋精神,树立崇高理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