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本土经验
本土经验是民族文学的根基,是发展民族文学的不竭动力,但是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抽象的本土经验,而应本着动态发展的意识,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隐藏在本土经验里美的元素,从而实现本土经验的转型,促使本土经验的创新,加快本土经验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进程。比如,赵树理借鉴中国本土小说资源的同时,加入人道主义思想,将本土文化现代化,从而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很好的艺术成就。还有一些作家,比如残雪,韩少功等等,之所以能够取得很高的艺术造诣,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西方文学的启发下,以世界的眼光借助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发展湖南巫楚文化,最终取得本土文化世界化转型的成功。
如果没有世界性的眼光和思维观念,只是纯粹地对本土经验加以应用,那么中国文学发展只会走上衰落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在成都会议上,毛泽东就中国诗的发展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中国诗要根据民歌和古典这两个本土经验,学习外国文化,创作民族的形式却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统一内容的新诗,这样才能改变艺术偏枯的局面。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本土经验的价值,就行贾平凹所说的那样,只有民族性的,才是世界性的,没有民族性的境界,即使借助西方精华,也难以创作出世界性的具有本民族独特性质的中国文学作品。
(二)立足本土探究人类的普遍价值
文学创作的意义在于探究人类的普遍价值,而中国文学亦不例外。因此,发展中国文学,必须把握探究人类的普遍价值的立足点,从而充分认知到人类的共同特点而在文学作品中尽情融入人类普遍价值的思想情感,充分表现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心态特点和审美情趣,这样的文学作品才能赢得世界的肯定和赞扬。那些在世界上为人所知的文学着作都是一本土文化为根基的,比如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就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审视人性的缺点造成的悲剧,以及思考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探求了人类普遍的一种不妥协的永恒精神。再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就讲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大家族的兴衰历史以及传统的爱情故事,林黛玉的故事催人泪下,引得世界文学家纷纷研究“红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立足本土民族文化,审视和解析人类普遍价值。再比如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就讲解了对于金钱的欲望如何出卖自己的传统的良知和人性,这种既基于本土,又和探求人类本性的世界文学保持一致的文艺作品,必将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坚持本土经验与世界资源的融合与创新
清朝的闭关锁国和中国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软实力的飞速发展,都告诉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先进文化,融合世界资源,实现本土文化的创新和世界性的转型,从而促使中国文学发展更上一层楼。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必将代替过去那种地方性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物质的生产是这样,精神性的文学创作亦是这样,而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民族精神是全世界的,我们要突破民族文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样才能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受到全世界的推崇。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我们应当继承本土经验的同时,融合世界资源加以文学创新,有机统一“本土化“和”西方化”,这样才能驱动中国文学更加快速地发展,走着新时代的前面,走向世界。季羡林曾提出,我们要把握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性,本着“拿来”和“送去”的勇气找到“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的落脚点。然而重新“发现东方”,要有信心冲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重围,辩证地看待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通过对话和交流来探求和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合理有效地向全世界展现我们东方的文学作品。在融合世界资源进行文学创新的时候,切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把握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旨,从人类的普遍价值出发,创造出富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世界性的中国文学艺术作品。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