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导入法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符号,不仅记录了汉语中的词义,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古代先民在创造汉字时,采用什么形象,选用哪些部件,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的影响,他们要通过汉字来反映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等。今天我们分析汉字的形体,就能反观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③
汉字难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能回避,但如何克服这一难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是摆在对外汉字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文化导入法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汉字笔画繁杂确实给留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但“汉字的独特造型与它象征的东方古老文明对西方人来说颇具新奇感和吸引力”。④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充分挖掘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展示独具魅力的中国古代文化,不但符合外国留学生的好奇心理,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汉字学习效果。
注 释:
①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J].语言文字应用,1999,(1):71-72.
戴汝潜.汉字教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53.
③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202.
④石定果,万业鑫.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调查报告[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