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可谓中国古典文化的缩影,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清代茶馆遍布城乡,其数量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北京有名的茶馆就高达30多个。生活在北京城的老舍与茶馆有着紧密的联系。老舍出生的小杨家胡同口里就有一个茶馆,老舍的父亲舒永寿在回家的路上经常经过“天泰轩”茶馆,他曾是这里的常客。在这样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老舍对茶馆自然有一份独特的感情。“除了读书以外,庆春就是爱去个小茶馆听听说书的,上天桥看个‘噌儿戏’“他跑熟了北京城的大小茶馆,听了、看了一肚子的典故和故事”。
中国人上茶馆,到明清时期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品一壶香茗,谈一种人生,上茶馆已经成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成为特定身份群体的文化符号。就像老舍在《茶馆》中第一幕所言,茶客来到茶馆里不仅是吃点“简单的点心与菜饭”,很多人“遛够了画眉、黄鸟之后”,聚集茶馆“歇歇脚、喝喝茶”,“商议事情”,谈论一些“荒唐的新闻”“奇怪的意见”,听听“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忘记生活的艰辛、忘记情绪的纷杂,静享这片刻的悠闲。
然而,晚清中国茶馆的环境变得污浊起来,乌七八糟。打架斗殴、欺软怕硬的流氓,贩卖人口的、拉纤扯皮的泼皮,鸦片、白面等污浊之物也时常出现在茶馆。到了民国初年,茶馆的生意更加惨淡,一种纯粹的、古典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亡。一方面,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百姓无闲心去茶馆;另一方面,西方生活习俗也冲击了茶馆的生意,咖啡馆、西餐馆、酒吧等在各个公园、街头巷尾出现。《茶馆》中的王利发为了避免淘汰,对“裕泰”茶馆进行了改良,将原有的长桌、长凳换成盖着浅绿桌布的“小桌与藤椅”,撤去墙上的“醉八仙”大画,连财神龛,代以外国香烟公司的广告画。然而,茶馆原有的清新、雅致、具有大众化文化气息的特点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到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的横行下,裕泰茶馆更加不如以前体面了,在各种势力的摧残之下终于关门大吉了。
综上所述,《茶馆》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其熔铸了作者的真实经历和复杂情感。对往事的叹惋,对“茶馆”文化的凭吊,对外来侵略者的痛恨,对腐朽清王朝的无奈……种种情感交杂,或溢于既诙谐又充满讽刺的语言,或露于人物的行为动作,也正是这些存在给了读者无尽的思索,也让《茶馆》成为一部经典。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