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中国民众的主流价值观。

  《中国达人秀》摒弃了以往选秀节目炒作、煽情、揭丑、黑幕等产生的低俗、庸俗、媚俗的不良倾向,而是通过达人们不同追梦过程中的才艺和故事,重新唤醒了当代人忽略的传统文化里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

  当以往选秀节目与真实渐行渐远时,《中国达人秀》找回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根本,它将原汁原味的草根生态展现出来,让人们看到了来自草根的真实力量。总导演金磊宣称:“中国达人秀要真实,不要偶像,要把所有真诚的东西爆料送给老百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每一个在舞台上出现的达人,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与熟悉,他们的情感毫不矫揉造作,他们的表演真挚感人。他们无须去取悦别人,只是自己敞开心扉、抒发着自己质朴而真挚的情感,触动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正如饶舌达人寿君超在决赛中用一首献给《外婆》的歌,展示出一个真实的寿君超对逝去的外婆深深思念的内心世界,他用他那真实的情感征服了观众。高晓松说:“我没有想到你写了这么优美的一首歌,作品最重要的就是真诚、真的从自己的心里来。”

  还有8岁的“小丧娘”歌唱达人赵欣瑜,用她那过人的天份,演绎了一首高难度的《山路十八弯》。她的歌声特别能让你感受到人性纯粹的一面。她的童真能让你看到每人心里面的曾经埋没的童年时光纯粹的那一面,因为在她的歌声中,你接触到的真实是你所有灵魂的花朵,你以为已经淡薄了的童真纯粹的那一面,都会在这一刻慢慢显现、绽放。

  达人们真实的一面还体现出选手们心灵的自由开放,自我的自由展示。虽然他们在追求梦想的渴望中有很多缺憾和痛苦,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自由绽放的,他们是充满了真实的快乐与自信的。因此可以说“中国达人秀”的火爆与成功,为广大观众和网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文化鉴别路径——在任何时代,电视节目说真话表真情都是值得肯定的,都是能产生巨大艺术感染力的。”

  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在选手们真情实感的背后蕴含着多少动人的中国传统美德,这些善的价值无不在选手们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被挖掘放大,熠熠生辉,温暖人心。“姜仁瑞的故事是中国梦的最佳范例,他不仅表达了中国人不离不弃的传统价值,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他心里有那么多浪漫的美感,这种美感已经缺失很多年了,他一下子被那么多观众所认可,是因为他心灵太美了,他是一个童话,给你一个梦。﹙高晓松﹚”……还有那为了自己智障残疾儿子的武术梦,付出了多大努力的母亲,用她那伟大的母爱展现出了她那中国传统女性内心的大爱、大善、大美。难怪达人秀的数千现场观众与三位评委,无不为这样感人的大善大美而给予了最大的人文关怀与鉴赏肯定。正是评委们对选手们的人文关怀与善举,才激发与促进了草根百姓实现梦想,体现自我价值的自信。总之作为“中国达人秀”的总编导金磊和他的制作团队以及三位评委来说,他们代表了一个好的媒介人,为了传播真、善、美的传统价值观,而表现出来的对百姓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中国梦”大彻大悟的智慧,对民生俯仰天地的境界。正如总导演金磊所说:“这个节目呼唤了当代人忽略的传统文化里面的价值观,所有中国人的内心都是向善、向美。只有真正传播到位了,用最质朴方式,把美的东西传播出去,百姓社会都会认同”。而且,总导演金磊更是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能够用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真、善、美,去激励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

  总而言之《中国达人秀》其实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才艺的选秀节目了,而是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整个节目营造了一种奇迹,这种奇迹的背后是一种感动和文化信仰。舞台上,一个个达人选手才艺背后的故事,无不在某一个层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断臂青年刘伟代表着中国人的坚持,永不放弃的励志精神;“孔雀哥哥”和鸭脖夫妇,还有先天愚型患者岳祥的母亲代表了普通人最平凡而伟大的爱情与亲情;破产富翁高逸峰代表了中国人民百折不绕的精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正如评委周立波所言:“这个节目在体验当代这个国家百姓的渴望、梦想、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念方面,能产生出比欧美国家更大的一种效应。

为您推荐

中国学世界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对世界范围内汉学研究论着

一.文化的还原 寻根溯源是汉学论着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之一。汉籍本身浩如烟海,文化内涵又广博精深,海外学者对它的征引宛若随意采撷,典故难寻;对它的解释或体认有时推陈出新,有时又似是而非,因此译文难..

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对“形象思维”认识的接续和深化。

1965年底,关于“形象思维”的论争已接近尾声,从一个粗略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其规模和声势:从1954年初《学习译丛》译载尼古拉耶娃《论艺术文学的特征(作家的意见)》一文以后,截止1965年底,先后有20篇专题论文谈形象思维问题(其..

中国白话小说原出於佛教讲经。唐代佛教与俗讲之关系问题,前贤多有发明,如

本文则稍异其趣。窃以为佛教由讲经向俗讲的流变,非特西来佛学传播方式本身特点,亦与中土儒、道影响,尤其是三教竞争之动态大环境攸关,似有未经道出者。谨拈出“三教论衡”一题,略陈鄙见,弄斧班门,以为谈助云尔。 一..

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

古文论精华“复语”目标:中国特色社科文论与人文文论建设

似乎是绕了个大圈,终于回到古文论“复语”的具体目标上来了。对古文论精华“复语”努力的重点我们已经搞清楚了,但“复语”后以怎样的理论形态存在呢?或者我们要以古文论中宝贵的理论资源建构怎样的现代文..

本着本土经验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性的构想

  (一)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本土经验   本土经验是民族文学的根基,是发展民族文学的不竭动力,但是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抽象的本土经验,而应本着动态发展的意识,站在世界的角度,激活隐藏在本土经验里美的元素,从而实..

本土经验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反思

  本土经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挥的作用是阻碍还是促进,我们无法用简单地言语来总结回答,当时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实状况以及历史背景等因素来蓝,我们应当辩证综合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