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作家生平思想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史即是一部中国知识分子为找寻中华民族发展之路不断上下求索的历史。他们把民族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与自身的拼搏紧紧地连在一起,具有强烈的人格魅力。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其代表作之一的《呐喊》、《彷徨》贯通着怎样医治社会病痛、改变国民劣根性的思考,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大志向,饱含满腔热忱融会于始终保持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之中。让人们从中领略了忧国忧民的鲁迅及其他那堪称“民族魂”的闪光人格与精神气质。再有,面对白色恐怖丝毫无畏惧,果敢写出《试看今日之蒋介石》的郭沫若;始终坚持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并且勇于发表《最后一次的演讲》的闻一多;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等等,这些作家、诗人清醒的意识、良好的品德、勇敢的意志、强烈的爱国情操均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与教育意义的,是很值得人们去学习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后人的高度尊崇,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拥有着无比深厚的热爱之情。在当今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理念日渐淡化的今天,当代爱国作家们高大的人格为我们树立了楷模。

  高校教师应当在内容纷繁的文学现象中(包括作家及其作品等)认真细致地选择,合理编汇教学内容,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致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氛围,努力培养出更多国家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其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相结合,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倡导学生的增强爱国意识,进而养成他们对社会负有极强的责任感,不断将汲取到的人文精神转化为自身的精神涵养。

为您推荐

中国学世界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对世界范围内汉学研究论着

一.文化的还原 寻根溯源是汉学论着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之一。汉籍本身浩如烟海,文化内涵又广博精深,海外学者对它的征引宛若随意采撷,典故难寻;对它的解释或体认有时推陈出新,有时又似是而非,因此译文难..

八十年代思想价值的基本问题

  80年代和90年代之间,其巨大的文化精神化跨度使得人们禀有了“转型期”的个体身份重新书写和心灵失重的晕眩感。在这相当复杂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的“总体转型”时期,可以看出其在“现代性”问题的推进上,有了诸..

佛经文学的起源

  佛经文学源自於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他所哂梅椒ㄖ饕褪切蜗蠡钠┯鳎?lt;维摩诘所说..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浮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

四十年代中国文艺界对“形象思维”认识的接续和深化。

1965年底,关于“形象思维”的论争已接近尾声,从一个粗略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其规模和声势:从1954年初《学习译丛》译载尼古拉耶娃《论艺术文学的特征(作家的意见)》一文以后,截止1965年底,先后有20篇专题论文谈形象思维问题(其..

滇西傣族与汉族地区小学生汉字书法教育对象的比较

  1. 起步阶段。由于民族区域特征的差异性,滇西傣族和汉族地区对汉字书法教育的学习存在一定差距。如前文所述,该地区的孩子在入学前大都使用傣语交流,因此入学后学习汉字较为吃力。该地区的教师需使用双语(傣语和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