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选读

  播音专业所采用的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大都篇目较多,无法在有限的学时全部讲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就要有所选择,根据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选讲篇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作品选讲首先要选择文学经典。所谓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经得住(纵向的)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是指那种能够穿越具体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在价值与美学维度上呈现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文本。…?是具有权威性、神圣性、根本性、典范性的文学文本。”2文学经典是经过历史淘选代表了汉语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蕴涵着民族的智慧和精华,其普适性的价值观念对不同时代的读者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经典的功能之一就在于建立、承传和维护人文主义传统,因此,经典教育的意义首先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鲁迅的小说典型地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立人”作为文学创作的要义。通过对这些经典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经典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学发展的脉络,把握时代精神演进的历史轨迹,比如郭沫若的《女神》集中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郁达夫的《沉沦》则代表了弱国子民的复杂心理,不读作品我们无法了解那个时代文学的风采与精神,也无法深刻体验历史文化的核心。总之,选择现当代文学经典进行重点教学不仅可以使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和弘扬,而且播音主持人是社会形象的一个代表,他们的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对民众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化的良性发展。

  播音专业现当代作品的选择同时要兼顾文学性。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首先是一种语言组织,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艺术上必然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准确优美的语言能够更好的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唐朝贾岛“僧敲月下门”诗句中对“推敲”二字的反复斟酌成为千古佳话,说明了语言在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文学性强的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文学着名诗人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起伏有致的音节,轻快鲜明的节奏,形象生动的语言,形成了语言而和音乐上的双重审美效果,表现了徐志摩轻盈飘逸、潇洒灵动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可以从文学鉴赏的角度领悟到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增强播音专业学生的业务实践能力。

为您推荐

建构新文学经典的国家话语权力运作

  文学作品成为经典之作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如作品本身、作品背后的文化霸权意识。对文学作品的经典化程序,这是由先觉的文人学士创造的,随着时间的累积,人们会渐渐接受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化,继而国家权力也认可该时期的主流..

经典魅力和文学诠释互相颠覆

  在古典文学界中,人们认为经典就是文学作品内部的艺术魅力,一旦确定,它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但是,在现当代文学界中,人们认为经典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每一个经典都有它本身的文化特色,因此,经典的建构是随着时..

摘要:经典指具有权威性的作品或着作,经典意味着意义持久和价值深远,意味

关键词:经典;经典化;去经典化;移情机制;权力关系 自从荷兰学者佛克马(Douwe Fokkema)1993年在北京大学谈及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以来,“经典”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有关经典的讨论越来越热闹,对于经典的关切越来越强烈。近期《Q版..

文学经典与读者的关系

文学经典的审美性与艺术性

  文学经典作为文学作品的优秀代表,具有审美性与艺术性。这也是其成为文学经典的根本原因。而这两点特征,反映了作家的语言掌控能力与文学素养,或者反映了作家的审美直觉与感知能力。它们可以体现在文学经典的故事叙述..

文学经典的历史性与时代性

  何为文学经典?陶东风先生曾指出:经典以及经典的标准实际上总是具有特定的历史性、阶级性、特殊性、地方性。文学经典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会呈现一定的时代特性。也就是说,文学经典不仅是文学作品,不仅..

文学经典的创新性

  从文学经典的内容与结构来看,文学经典具有创新性。文学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必然不会对前人进行一味地模仿,不会用千篇一律的套路,其或具有新颖的切入点,或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独特结构。有的作家擅长以故事和语言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