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课堂:研究意识的直接浸润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明确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概念,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2]。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应是所授专业知识的研究者,还应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者。

  中小学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书育人,而高校教师的职责应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条即科学研究。大学教授必须是科学研究者,必须探索科学的前沿阵地,并且将最新的科学知识迅速地传递给大学生。如果一个人掌握较好的教学方法,而科学研究一塌糊涂的话,那么,他很可能不能胜任高校教师这一职业。要想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主阵地,有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直接得到研究意识的浸润。   首先,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研究知识。学生最讨厌的莫过于照本宣科的课堂,教材里有什么讲授什么,这样的课堂了无生趣,只会让学生昏昏入睡。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尽管不可能对所授课程方方面面都有研究,但他必需是这门学科方方面面研究的关注者,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学科最新的前沿动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师应时常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本专业学术刊物和人大复印报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资料,翻阅近年出版的文学史着作及各类学术专着,广泛吸收新鲜的研究成果,并将其渗透至课堂之中。例如我们在讲文学分期时,就必须注意到丁帆提出的将“民国元年”作为现代文学的起点[3];在讲授相关作家作品时,有必要知道新近出版的作家全集的相关信息;在分析张爱玲创作时,如果不读2012年出版的《小团圆》,就没法得到完整的张爱玲。当然,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并不是说完全抛开教材,我们的课堂教学依旧仍应以教材为旨归,那些文学史着作上的知识是经过长时期积淀的,是关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其次,教研相长,以自身的研究实践现身说法。一个不做科研的高校教师很难搞好教学,因为他无法把学生引到相关知识领域的前沿上去,也把握不了一些研究的思维方式。试想一下,一个从来不写学术论文,也不会写学术论文的老师,能指导学生做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来吗?科学研究其实就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诸种能力,当然即包括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言传身教,教师的科研会直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科研,教师的科研能力强势必会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并在理性思考中作出合理的解决,当新的研究成果取得后,必然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跨文化戏剧改编”的课题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讲授戏剧板块时,尤其是洪深、曹禺、李健吾等的剧作时,我会专门分析他们的跨文化改编,结果很多学生对这个课题产生兴趣,研究热情高涨,以此方向作为毕业论文的不在少数,相继指导出《论陈治策的跨文化改编剧》《论奥尼尔〈天边外〉的三次“中国化”》《莫里哀喜剧在现代中国的改编》等,这些论文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有些还达到了公开发表的水平。

  再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艺术化课堂。为了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本学科课堂教学的“三结合”原则。

为您推荐

中国学世界化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更深层次的表现。对世界范围内汉学研究论着

一.文化的还原 寻根溯源是汉学论着翻译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之一。汉籍本身浩如烟海,文化内涵又广博精深,海外学者对它的征引宛若随意采撷,典故难寻;对它的解释或体认有时推陈出新,有时又似是而非,因此译文难..

政治文化与研究范畴

在50—70年代这个时间范畴里,意识形态不仅表达了国家现代性追求的方式,同时它也是一切领域的决疑术,是知识范畴的意义体现,人们普遍相信意识形态可以处理所有的公共事务。就文艺学而言,它规约的范畴不仅是有限的,而且..

政治文化与研究心态

政治文化揭示了由不同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并用“群体无意识”的概念揭示了民族群体的政治心态。这种心理结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情感,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宣..

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意识

汉字性质研究的立论基础单位

  对于汉字性质研究来说,以何种文字单位作为立论基础乃是需要首先明确的问题。索绪尔认为汉字属于“表意文字”[4],布龙菲尔德认为汉字属于“表词文字”[5],赵元任认为汉字属于“词素文字”(亦即后文所谓“语素文字”)[6..

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其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

(一)关于罗贯中的籍贯 明代以来,关于罗贯中的籍贯有东原、太原、钱塘诸说。多种明代《三国》刊本均题署“东原罗贯中”,加上嘉靖元年本卷首的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等文字记载,是为“东原”..

写作艺术研究

  老子倡言“绝圣弃智”、“美言不信”,似乎不像儒家孔孟那样重视语言表达,罗根泽即认为:老子“既然反对美,反对言,则借助于美与言的文学,更不必说了。”[20](P60)老子诚然无意于沉思翰藻,然而正如鲁迅所云:“然文辞之美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