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宗教感的呼唤

  历久以来,人们对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评论看法各不相同,文学观的不同决定着评价准则的不同,也需对于文学是何物无法做出定性分析,但考虑文学包含什么要素难度不大。不可否认文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中,它与宗教间的密切关联向来存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着)中提出:文学原本就是宗教的一部分,却由于两者性质不同,所以文学最后才会被宗教分化出来。文学起源于宗教,它不受宗教外在仪式化程序的限制,但无疑是宗教精神实质的载体。基督教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其确立文学存在的角度更为独特,即认识和表现真理的角度。文学在陈述事实,也在刻画人类灵魂,更在书写对宗教的情感,同时还仰望着彼岸的世界。中国文学却并不重视抒写这种宗教感,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指出,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力量,并非纯粹文学和孔子、老子,而是通俗文学和道教,这里所指的道教并非庄子的道家。虽然这种观点深刻洞察到中国传统文学的精神,然而通俗文学和道家逍遥避世难以解决人们内心的矛盾张力,只能转移灵魂的焦灼状态。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儒两家,其道德准则和逍遥精神给予不了真正的人生安慰,很难真正深入人灵魂深处的不安和痛苦。由于缺乏这种崇高的宗教精神,中国文学才会极易在写实平面中消解,所以才需要基督教精神的介入来明确解决中国文学困难的方向,实现对宗教感的呼唤。

为您推荐

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①

诗歌。邵燕祥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1期。作者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角度,通过对历史和现实有关的“速度”问题的冷静观察和深沉思考,激情满怀地呼唤维系着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的高速度,象征性地表..

路的呼唤①

报告文学。凤章作。发表于《雨花》1981年第2期。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剖析了耗资二千九百五十万元,造了三年的“宁六公路”使用不到三个月就全线报废的典型事件,揭露了当今社会的种种不正之风,借这条呻吟的破路发出了激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