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意识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渗透

  民俗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的文化意识,具有独立性和永恒性。民俗学意识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渗透面较广、影响力较大,这种意识的发展壮大,压倒了政治化的革命文学,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艺术的主流思潮。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现当代的文学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文学创作者开始创新写作思维,将民俗学意识逐渐渗透到文学作品当中,使得文学作品更贴近群众生活,获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比如,鲁迅的批判小说《阿Q正传》,从社会的不同层面批判人性的缺失,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下扭曲的社会和腐朽的传统。鲁迅小说中批判精神所反映出的民俗学意识是国民思想进步的重要表现,文学创作的助推力使得民俗学意识突破了固守僵化的传统格局,以鲁迅小说为代表的批判精神已经从社会、政治层面深入到了人性和文化价值的层面。

  民俗学意识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渗透是多维化的,这也促使文学创作更加注重文化的主题性和多义性。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强调了文学艺术的独立性,突显了了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这一时期,文学创作者倾向于通过塑造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来拓展思维空间和艺术张力,使得新时期我国的现当代文学思潮不断更新、不断变化。比如,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乡俗文学,在挖掘民俗学文化的同时对乡俗文化赋予了更深的内涵。沈从文的小说《边城》里面,有大篇幅描绘乡村风光和风土人情的文字,“青山绿水、小桥白塔”,既突显了民俗文化的内涵、揭露了民俗文化的本质,也从文学的视角表现了深邃悠远的乡土意境。

  独特的民俗文化通过文学作品得以表现,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使得文学作品更加意蕴深远。总而言之,将民俗学意识渗透到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对民俗文化的理性掌握和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总结:

  民俗文化是人类生活中特定形成的一种集体文化意识,它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人类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意识与现当代文学艺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二者关系紧密,使得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得到提炼和升华,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为您推荐

纠正错误,日常渗透

  在平时的规范化书写训练中,我们每一位科任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日常书写训练。对于那些书写态度不端正,书写潦草的学生,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纠正。把规范汉字书写训练渗透到每一次书写中,渗透到每一个学科教学中,渗..

关键词:王熙凤;现代女性意识;个性魅力;时代特征

关键词:王熙凤;现代女性意识;个性魅力;时代特征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着作,在书中刻画的众多人物中,王熙凤是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对于她的评论历来是贬过于褒,赋予其性格的形容也多为圆滑、贪婪、狠毒等。..

文本阅读:研究意识获得的前提

  “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只有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的感悟,才会发生赏析、阐释、评论作品的冲动,因此,文本阅读是获得研究意识不可或缺的前提。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信息..

研究性课堂:研究意识的直接浸润

作业设计:研究意识潜移默化的渗透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作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对所学专业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更是对学生素质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的期中时期即布置作业,作业形式为学期小论文,作业的方向和内容..

民俗学意识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渗透

  民俗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的文化意识,具有独立性和永恒性。民俗学意识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渗透面较广、影响力较大,这种意识的发展壮大,压倒了政治化的革命文学,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艺术的主流思..

民俗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文学创作自古至今都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提炼生活的生活艺术,文学的发展与民俗的演进是息息相关的。民俗与文学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不可否认,民俗文化是文学创作的基础,文学是社会生活与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