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新时期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的研究虽然新说迭出,但往往各执己见,缺少真
正具有说服力的观点。传统说法的地位虽然受到冲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被动摇。
在对李白行踪的研究中,李白开元年间到过长安这一发现是本世纪李白研究中取得
的最重大的成果。由于有了这一发现,人们对李白的许多重要诗篇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新时期对李白入长安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巩固“两入长安”说,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三入
长安的新说。到目前为止,在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李白入长安的总体面貌已较为完
整清晰地呈现出来,多数诗歌的系年也已基本确定。在李白行踪的研究中,另一项令学
术界瞩目的成果是李白长流到达夜郎这一观点的确立。
对李白交游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到目前为止,李集中百分之八十五的人物的
生平已经基本清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郁贤皓对“卫尉张卿”、“崔侍御”等人所
做的考证。对于“卫尉张卿”到底是张垍还是玉真公主的丈夫尚不能最终确定,
今后若能依靠新史料的发现来确定“卫尉张卿”到底是谁,学术价值自不待言。但从另
一角度看,即使尚未准确考出“卫尉张卿”也并不影响人们正确理解李白一入长安的遭
遇与心情,也不影响人们把握李白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
新时期对李白生平的研究工作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有些研究者违背了考证的基本原则。例如在对李白家世问题的研究中,一些
研究者围绕李白之家和李唐王室或远或近的宗亲关系,对李白家世作种种考察,其中不
少文章的共同之处是以唐初之事代替范《碑》、李《序》及《新唐书·李白传》中的记
述,否定李《序》、范《碑》的可信性。这种处理方法是考据的大忌。寻找李白的出生
地、家世、卒年这类客观性很强的问题的答案,应该以原始史料为依据,如果研究者不
能对李《序》、范《碑》加以证伪,却又否认其内容的可信性,这就等于给李白家世问
题打上了死结。当然,原始材料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导致了研究者理解上的不同
,原始材料在记载上的矛盾之处和文字上的错讹也加剧了分辨的困难。总之,在发现新
材料之前,仅依靠现有材料就急于做出结论显然是不智之举。
其次是有些研究者只从诗歌本身出发来进行分析,缺少对史实的征引和必要的考证
。传统考证是从史料出发的逻辑推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是能够坐实作家的行止出
处和作品的作时作地,其局限性在于往往因史料短缺而无法稽考。仅仅从诗歌本身出发
进行分析也不足取,原因是许多作品是用抒情的手法写成,其中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人
物和事件。因此,仅仅通过内容分析,难以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作家的事迹作出合乎实
际的判断。合理的方法应该是既重视作品内容的分析,又借助史料考证,两种方法交互
使用,才能有效地推动研究向纵深发展。

(原载《江汉论坛》2000年第1期 作者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作者:郭勉愈 [2001-7-9 8:46:38]


为您推荐

九十年代,红学界通过反思五十年代以来红学研究的坎坷之路

,才逐步开始重视文本研究。然而“文化热”的勃然而兴,又将正处于转折时期的红学 研究的重心引向文化研究一端。首先是红学圈内的学者力图借助文化学的新理论、新方 法,以拓展红学研究的新路径、新境界;同时也有许多红学圈..

六十年代的词学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两次较大规模的学术论争:一次是关于李

煜词的评价,一次是关于李清照词及《词论》的评价。当然关于岳飞《满江红》词真伪 的论争也已开始,但这基本是一个历史考证问题,与李清照改嫁问题一样,属史实的论 证与认定,不在本文关注的视界之内,尽管这两个问题均隐含着深..

理论研究:期待着旧梦重圆

在中国向现代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集体精神中始终存在着两个突出的情 结:一是对失去了的旧精神家园的眷念;二是对伴随现代化初期而来的精神荒漠的困惑 。为了寻找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人们对神话这个民族精神的..

研究资料的整理工作成绩蜚然。研究资料(包括作家的文集、选集、年谱、传

学科研究视野趋于广阔,研究水平有较大提高。80年代以后的中国近代文学研

究,其系统性、组织性、科学性大大加强,高质量的学术论着纷纷问世,并涌现出一批 有着自己学术特色的学术群体。北京大学季镇淮先生60年代曾是《中国文学史》的主编 之一,80年代后担任《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近代部分的..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五光十色,斑烂绚丽。近百年间政治文化的日益革

,社会制度的频繁更迭, 意识形态的纷纭多变, 使得20世纪的数代学者在运用不同的 历史观、文学观及文学史观,对1840—1919年间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予以观照、阐 释、评价时,显示出极为明显的认识差异。这些认识差异的存..

总结

  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影视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借助影视片段讲授现当代文学知识,对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及实现实践型人才目标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利用影视教学模式中,应该清醒的看到在文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