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时,提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相反,是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唯物观中,生产力是被放在首要地位的。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历史的基础和出发点。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列宁、毛泽东的光辉思想,正确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几十年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科学概括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量新鲜的成功经验,认真吸取东欧和前苏联的深刻教训,结合时代特征,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鲜明地富有开拓性地提出衡量改革开放得失成败和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好坏的根本标准。
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原理的重申和旗帜鲜明的坚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加通俗、更加深刻的阐释和进一步展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三个“有利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 欢迎来到文学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