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蒙学读物①

传统蒙学读物 :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作者相传是宋元之际宁波大学者王应麟,其后历代均有增补。《三字经》全文长达1720字,三字一句,内容包含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即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双重功能。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启蒙书,成书于北宋初年,是中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的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是钱塘(今杭州)一个书生所著,由此“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分别为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
《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时的周心嗣所编。据史书记载,梁武帝萧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大臣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再由周兴嗣编成有内容的韵文,由此形成《千字文》。《千字文》通篇用韵,四字一句,共250句,本应为1000字,但因使用简体字缘故,现简化为994个字。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增广贤文》最迟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明清两代不断增补。《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大致能反映中国古代百姓的生活和道德观、人生观,像儒家学说、佛道思想均有体现。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后由清乾隆嘉庆年间的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幼学琼林》分4卷33类,全书由骈体文写成,集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历史传说、典籍制度、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体制、文事科第、成语典故、制作技艺等与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知识于一体,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堪称一部古代的微型百科全书。
《格言联璧》
《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所编的格言选本。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郭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凡十类,涵盖了人生从读书修身到处世、理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是明万历年间萧良有编撰、夏广文作注的蒙学读物,原名《蒙养故事》。经杨臣铮补充订正,改名为《龙文鞭影》。其后又经多人校对增删,才形成今日所见的版本。《龙文鞭影》溶入了二十四史的不少人物典故和神话、小说、笔记,是一部集自然知识、历史掌故于一体的骈文读物。该书是在学习完“三”、“百”、“千”之后,为进一步读《四书》、《五经》和作文打下基础的教材,在传统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由浅入深的作用。
《弟子规》
《弟子规》是依据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内分孝悌、谨信、亲仁、学文等篇,三字成句,朗朗上口,每一句讲述的都是至要的做人道德和规范。其体系出自《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为您推荐

郎世宁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何影响?

        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715年8月17日作为传教士抵达澳门,并以"郎世宁"作为名字,开始了他在中国宫廷长达数十年的艺术生涯。郎世宁具有坚实的素描功力,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