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节选)<sup>[1]</sup>①

逍遥游(节选)[1] : 庄子


北冥有鱼[2],其名为鲲[3]。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5],其翼若垂天之云[6]。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7]。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8],志怪者也[9]。《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0],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4]。天之苍苍[15],其正色邪[16]?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17],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8],则芥为之舟[19],置杯焉则胶[20],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2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2],而后乃今将图南[23]。蜩与学鸠笑之曰[24]:“我决起而飞[25]。枪榆枋而止[26],时则不至[27],而控于地而已矣[2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9]?”适莽苍者[30],三飡而反[31],腹犹果然[32];适百里者,宿舂粮[33];适千里者,三月聚粮[34]。之二虫又何知[35]!小知不及大知[36],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赏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庄子是最浪漫的诗人,他的思想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庄子说:“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在庄子眼里,那些才智能胜任官位职守、行事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德性能符合君主的要求,又能取得国人信任的为官者,和“斥学鸠”之类没什么区别。“斥学鸠”看到高飞九万里的大鹏就嘲笑说:它要飞到哪去啊?我腾越着上飞,不过几尺高就落了下来,虽只能在蓬蒿之间来回飞跃,而我们是多么逍遥愉快,哪里用得着飞上万里高空再南飞呢?做官者视名利为最大满足,自我感觉都不错。庄子却认为他们受制于官位职守、君主民众,受制于外在环境,充满局限性,不够通达,精神的提升明显不足,与“斥学鸠”无异。
庄子不愿意做官,是很有典型性的。楚国派使者去聘请庄子做丞相,并且送去很多礼金。庄子说:“你见过牲牛吗?用好料养几个月,宰杀后还用精致的容器盛着,送进太庙,供在神案上,还用红布盖着。你是愿意做这种牲牛,还是愿意做那在野地寻找杂草吃的野牛呢?”使者说当然愿意做活着的野牛,不愿意做牲牛。庄子说:“那好了,你走吧,我就在这里当野牛。”
庄子天才卓绝,黑暗的社会、诗人的气质、浪漫的情怀使他不屑与万户侯为伍,他那双慧眼看透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的历史,看透了人为外物所役、为功名利禄所累、为权势尊位所束的苦痛,看透了功利对美妙自然箫声的损坏。
那么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呢?是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诅”的宋荣子吗?世俗中的人们有几个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宋荣子却不是常人,他绝不在乎別人的批评或赞美,绝不汲汲于世俗的名利,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此种境界古今又有多少人能达到呢?但是庄子却说“斯已矣”,“犹有未树也”——不过这样罢了,宋荣子未能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那么列子呢?他能够御风而行,境界胜宋荣子一筹,庄子却也不认为列子已达到最高境界,因为列子之行还非得靠风不可,如此一来便不能够自由“逍遥游”了。
历经大梦大觉后的苦痛,历经人生的拷问和沉思,一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逍遥游”者形象栩栩然从庄子心中浮升而出。这样的“游者”是“至人”,是“神人”,是“圣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他们超凡脱俗,回归本真,他们精神上洗去了世俗,不为功名利禄所束,不为是非善恶所累。
近代学者蒋锡昌解“无己”的妙处时说:“惟有无己,方能无功、无名;惟有无己,方能超越一切,无待一切……方能逍遥自如,快乐无穷。”
大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谓壮观,然它须待风之积;列子御风而行,“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至人”的逍遥则心无所待。无待于青山绿水,无待于形康体寿,无待于功名利禄,无待于毁誉荣辱。这是一种无任何负累的、人与天完全融为一体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凡夫俗子的我们不禁惊异于庄子的逍遥游境界了,如此妩媚,如此飘逸,像那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样,那样遥不可及。
我想起了魏晋“竹林七贤”在当时被推为逍遥的代表,但是那算真正的逍遥吗?庄子妻子死去,惠子去吊唁,庄子却踞箕鼓盆而歌。惠子认为庄子没有情意,庄子说,生命由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生命的消逝是自然之理,如同春夏秋冬四时变换一样,没有什么好悲伤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有一次和人下棋,传来母亲死亡的消息,他强作镇定,继续下完棋,回家后,拼命喝酒,然后大哭吐血。他本来想学庄子的达观,但是仍不能学到庄子的本意,这只是压抑自己的情感,仿效逍遥而已,并非真正的逍遥。
那么芸芸众生又能从这位远古哲人的思想中汲取什么灵泉呢?
清代人刘熙载说过一句话:“有路可走,率归于无路可走,如屈原;无路可走,率归于有路可走,如庄子。”
当你的心情如沉谷底、不知所措时,梦中的庄子是否高冠长袖,一路飞舞逍遥而来呢?
当你的天空阴云密布、浓雾笼罩时,那么请你神思于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纵情翱翔于天地宇宙之间、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的鲲鹏吧,飞扬于那神奇开阔的境界吧,你是否感受到苦闷的心灵在那广漠之野找到了慰藉呢?
当你“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时,当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时……那不正是“无路可走”的具体体现吗?那时,读读《庄子》吧,它给我们一个无穷开放的精神空间,让我们和世界保持一种近乎审美的关系,呼唤我们回归美丽自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于是,你发现,我们的精神家园还有那一轮皓月当空,庄子这样的哲学大师,他们的思想、精神、智慧和人格的光芒,穿越时空在我们的心中闪耀。
作为《庄子》总纲的《逍遥游》,文思是如此超拔而脱俗,文情是如此炽烈而隐蔽,文韵是如此淡荡而隽永。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精神外化成篇,文章汪洋恣肆,境界波谲云诡,色彩斑斓瑰异,风格纵横跌宕,表现出内涵深厚的美学观,展现出极其丰富的美学品质。
庄子的想象别有神韵,任凭作者笔端驱使,“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变幻奇诡,莫不惊世骇俗。“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何等瑰丽璀璨的场景。掩卷之后,心旌摇荡,如若渺似沧海一粟的自己寄寓于大鹏的一角在振翅高飞,羽化登仙。《逍遥游》又富于抒情性。庄子的感情,往往是无端而起,迷茫恍惚,其神思,如龙翔云中,灵动飞异;其行文,如风行水上,飘逸洒脱,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显得极有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庄子笔法独特。他那种意随笔至随文挥洒的笔法,如果我们从传统角度去剖析,实难窥其妙处。
自《逍遥游》一文出,古来多少骚客哲人,从这里汲取灵泉,以启迪自我思想,升华自我情操。庄子所追求的美学品质,使文学得以逐渐脱离教化的束缚,慢慢找回真正的定义。今日,我们能在花团锦簇的文学园地里获得陶冶,怎能不歌颂庄子的伟大?
思考与练习


1. 试谈庄子思想观点的积极意义与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2. 谈谈你对《逍遥游》“寓理于形象之中”的体会和认识。

为您推荐

逍遥之乐①

短篇小说。陶正作。发表于《北京文艺》1983年第4期。作品以第三人称轻松幽默的口吻,叙述一位陕北老汉脾性的变化。过去,他生活艰难,他是出了名的“残”——懒惰、暴虐、不务正业。如今,农村经济搞活了,生活富裕了,他的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