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久①
张可久 : 张可久(约1270—1348年以后),字小山,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人。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之一,被誉为“词林之宗匠”。张可久的散曲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表现出闲适散逸的情趣,形成一种简淡清雅、委婉蕴藉的韵致。今存散曲,小令共855首,套数9套,其数量为元人之冠。
王实甫 : 王实甫(约1260—1336年),字德信。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所作杂剧中名目可考的有14种,其代表作《西厢记》,在戏剧结构、矛盾冲突、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无..
钟嗣成 : 钟嗣成(约1279—约1360年),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久居杭州。屡试不中。元代文学家。钟嗣成一生最大成就是撰写了《录鬼簿》一书。该书记载了金元曲家152人,几使两代知名曲家囊括殆..
郑廷玉 : 郑廷玉,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彰德(今河南安阳)人。元代戏曲作家。郑廷玉作有杂剧23种,今仅存《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等5种。其作品多表现宿命论思想,语言生动质朴,技巧熟练,尤擅长讽刺手法,有..
睢景臣 : 睢景臣(约1275—约1320年),又名舜臣,字嘉贤,又字景贤、嘉宾,江苏扬州人,后来移居杭州。元代杂剧与散曲作家。睢景臣的散曲《高祖还乡》制作新奇,被人推为绝唱,突出地代表了元散曲风趣、滑稽、幽..
郑光祖 :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元代杂剧家和散曲家。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内容多为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及历史题材故事。他的曲词清新流畅,婉转妩媚,风格典丽,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