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风骨①

建安风骨 : 建安风骨指以曹操三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所具有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建安文学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内容多反映汉末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是沉着的品格的典型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您推荐

建安风骨由来①

  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公元196年~220年),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一时代的作家,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

建安风骨特点①

  由于汉末社会动乱,连年战乱,这一时期的文人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的精神、通脱的态度和应变能力;他们不再拘束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的建安文学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

建安风骨影响①

  这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当然也是诗歌史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诗歌、辞赋以及散文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诗歌,兴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高潮,从此奠定了文人诗的主导地位,给后世留下极深远的影响..

建安风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