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花①
诗歌。巴·布林贝赫作于1959年8月。后收入《巴·布林贝赫诗选》。作者在诗中首先写旧社会蒙古族牧民苦难的遭遇,以及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英勇斗争;次写解放后牧民翻身作主的喜悦心情和牧区的巨大变化;又写蒙汉人民亲密团结的手足之情;最后写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衷心感激和爱戴,以及象“飞快的千里马”一般奔向未来的豪迈气概。全诗以丰富的想象和饱蘸激情的笔触,通过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表现了蒙古族牧民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
诗歌。巴·布林贝赫作于1959年8月。后收入《巴·布林贝赫诗选》。作者在诗中首先写旧社会蒙古族牧民苦难的遭遇,以及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英勇斗争;次写解放后牧民翻身作主的喜悦心情和牧区的..
短篇小说。陈剑君、徐孝鱼作。发表于《当代》1981年第5期。通过武林重型机械厂进口冶金材料的质量问题与某外国公司代表进行谈判,展开了我方几位代表间的内部矛盾。厂长乔亚治是专业内行,但迷信洋权威,瞧不起本国技术力..
报告文学。袁厚春作。发表于《昆仑》1984年第4期。作品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前后河北省的历史性变迁为背景,采用现实生活和历史进程纵横交错的结构,运用整体勾勒和细部特写有机结合的方式,再现了一位学者型革命家、..
散文。巴金作。作于1952年,先后收入《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和《新生集》。作者用“特写”的手法,摄下了志愿军英雄的一组群像:“独胆英雄”陈三,“特功八连”连长郭恩志,指导员苏文禄,五次负伤不下火线、两天内杀伤一百多敌人..
短篇小说。杨青矗作。发表于《台湾文艺》1971年春季号。作品通过林天明在工厂苦干了十六年不得转正,迫于生计违心地去讨好,但又因不谙“人情”而被取消了刚刚升上的正式工资格的生活遭遇,无情撕开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