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代表①
报告文学。柯岩作。发表于《人民日报》1980年4月26日。北京西城工读学校校长王胜川,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自己不断积累的实际经验,把“以管为主”的工读方针改变为“立足挽救,造就人才”的方针,在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下,工读学生懂得了自尊自爱,找到了做人做事的正路。作者选取一个个小画面来刻画王胜川这样一位具有无产阶级事业心的专门家、实干家的品格,给人以深刻的理性启示,巨大的精神感染。
文艺专论。《文艺报》编辑部作。发表于《文艺报》1961年第3期。文章提倡描写重大题材,即面向群众的革命斗争,反映伟大时代;但不要把描写重大题材片面化、狭隘化,作家艺术家有根据自己的风格和特点选取题材的充分自由;要达..
诗歌集。童怀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2月出版。所收诗词都是1976年清明节前后在天安门广场张贴、朗诵或散发过的诗歌作品。共分三辑。第一辑收诗、词、曲共117题515首,挽联40幅;第二辑收自由体诗59首;第三辑收悼词、..
诗歌。陈毅作于1966年,收入《陈毅诗词选集》。在诗中,作者以香山红叶比喻坚持为真理而斗争、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革命战士。通过对红叶“红”而“真”的色彩美和品格美的咏叹,赞颂了真正革命者“霜重色愈浓”、“真红不..
长篇小说。王力雄作。花城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作品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为背景,描写某大型汽车工厂计划引进计算机系统,搞企业管理改革时引起的矛盾冲突,塑造了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的计算机小组组长苏炬和善..
短篇小说。李黎创作于1980年3月。收入作者的短篇小说集《西江月》。描写韩波和袁纾两位老人,三十二年前被阻隔在海峡两岸,各自走过了曲折漫长的道路,以后又以不同的精神面貌在美国见面了。小说将海峡两岸中国知识分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