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①
诗歌。艾青作于1954年7月8日,后收入《春天》。作者首先用一连串的比喻,形象地揭示出当时在美苏英法四国军事占领下的维也纳的社会现实:“象一个患了风湿症的少妇面貌清秀而四肢瘫痪。”指出“自由应该象苹果一样——鲜红,浑园是一个整体。”然后抒发了自己对处在苦闷与不幸之中的奥地利人民的深切同情与期望:“维也纳,让我祝福你:愿明天是一个晴天。”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把绘形同传神结合起来。
话剧剧本。赵梓雄编剧。发表于《当代》1979年创刊号。描写两个老友来到一个新的战场,指挥DM—75部件的生产工作。他们两人对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态度,引起了一场尖锐的思想斗争。自己认为从没犯过错误的好干部—..
【介绍】: 诗人。原名章开明。湖南临澧人。1930年生。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出版作品5种。其中有诗集3种:《祖国,我回来了》(湖北人民出版社1954年出版)、《大地春..
社论。见《人民日报》1962年5月23日。社论指出:我们文艺工作的对象和四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包括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的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全体人民都应当是我们文艺服务和工作的对象;要通过文学艺术的多样性,去教..
喜剧剧本。水运宪编剧。发表于《剧本》1980年3月号。某印染厂领导同意将技术人员刘南昌的妻子调入以解决夫妻长期两地分居问题。办公室周主任却想乘机将在外地工作的内弟顶替刘南昌妻子的名额调入厂内,为此设计让其内..
报告文学。穆青、陆拂为、廖由滨作。发表于《人民日报》1978年3月14日。作品记录了全国劳动模范、农民植棉专家吴吉昌所走过的一段洒满血泪、铺满荆棘和泥泞的科学研究道路。1966年,周恩来总理把解决棉花脱蕾落桃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