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和平①

电影文学剧本。柯灵编剧。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7月出版。作者描写的是上海解放前夕知识分子参加革命斗争的故事。华东大学是美帝国主义在上海开办的一所带有教会色彩的学校。在这里工作的江浩教授曾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坐过监狱。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向往平静的生活,但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他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蒋介石的幻想。在党的指引下,他终于和学生们一道,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并为此献出了生命。他的妻子从血的教训中惊醒,勇敢地继承了丈夫未竟的事业,用斗争迎来了上海的解放;为了保卫革命胜利的果实,她又将唯一的小儿子江思远送往前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剧本表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为争取和平的英勇献身精神。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此剧本1956年摄制成故事影片。

为您推荐

《战争与和平》①

《战争与和平》 :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史诗巨著,完成于1869年。作者以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为中心,通过对俄国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等在战争与..

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①

社论。见《人民日报》1962年5月23日。社论指出:我们文艺工作的对象和四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包括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的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全体人民都应当是我们文艺服务和工作的对象;要通过文学艺术的多样性,去教..

为了和平①

电影文学剧本。柯灵编剧。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7月出版。作者描写的是上海解放前夕知识分子参加革命斗争的故事。华东大学是美帝国主义在上海开办的一所带有教会色彩的学校。在这里工作的江浩教授曾为反对日本帝国主..

为了幸福,干杯!①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①

报告文学。穆青、陆拂为、廖由滨作。发表于《人民日报》1978年3月14日。作品记录了全国劳动模范、农民植棉专家吴吉昌所走过的一段洒满血泪、铺满荆棘和泥泞的科学研究道路。1966年,周恩来总理把解决棉花脱蕾落桃的科..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①

报告文学。中国青年报记者集体创作。发表于《人民日报》1960年2月29日。作者描述了抢救山西省平陆县食物中毒的六十一个筑路民工的动人事迹。作品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将平陆、北京联结起来,生动地描绘了平陆..

魏钢焰①

【介绍】: 散文作家,诗人。又名魏开诚。山西繁峙人。1922年生。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文化科长,兰州空军文工团协理员,《延河》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出版作品8种。其中有散文集4种:《宝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