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上的梦①
短篇小说,宗璞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作品中的梁遐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了父母,她在艺术学校的大提琴教师、父亲早年的恋人慕容乐珺那里学大提琴,她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亲人的情思寄托在琴弦上,最后还参加了1976年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作品通过梁遐的不幸遭遇和成熟、变化,控诉了极左的思想给人们留下的恶果,揭示了“四人帮”必然灭亡的规律。作品以慕容乐珺的感受来表现梁遐的性格,从而也塑造了善良正直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收到了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
台湾文学刊物。1960年3月由当时的台湾大学外文系青年学生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欧阳子、叶维廉等发起创刊。先是月刊,后改为季刊,1973年曾一度停刊,于1977年复刊。刊物以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打破台湾传统的文学观念,..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开始出版。已出8种。即:《何其芳评传》(尹在勤着,1980年4月出版)、《郭沫若研究论集(第一、二集)》(1980年6月、1984年4月出版)、《〈李自成〉艺术谈》(胡德培着,1981年1月出版)、《鲁迅评传》(曾庆..
电影文学剧本。王一民编剧。发表于《银幕剧作》1982年第4期。剧本描写农村妇女田秋月苦熬了半生,将养子田桂抚养成人。正当她欢天喜地为田桂和养女翠翠筹备婚事时,田桂的亲生父母,某市警备区副政委匡华和市妇联主任廖一..
短篇小说。陆文夫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作品的主人公卢一民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中,他忍着挨批斗和妻离子散的痛苦,坚持科学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作品揭露了“文化大革命”摧残..
报告文学。穆青、冯健、周原作。发表于《人民日报》1966年2月7日。作品记述了焦裕禄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两年间可歌可泣的事迹。兰考是灾区。他到任后,统一了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开展大规模的防洪水、查风口、探泥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