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剧本。徐银华编剧。发表于《电影新作》1980年第4期。剧本描写的故事发生在小街深处。俞的妈妈是某音乐学院的老师,被“造反派”迫害致病。俞为妈妈采药又被造反派剪光长发变成了假小子。汽车修理工夏十分同情俞的处境,为了恢复她作姑娘的资格,到处为俞买发辫不成,就偷取了剧团里的一条假辫子,结果慌张之中,让树枝刺瞎了双眼。“文化大革命”后,俞的母亲平反了,俞和夏美好地生活在一起。剧本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压力和心灵创伤,赞美了年青一代纯真质朴的美好感情和坚强的斗争精神。作品采用回忆形式展开情节,悲、喜剧气氛随主人公的叙述交替出现,对比鲜明,艺术效果强烈。此剧本由作者作了较大修改后,上海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成彩色故事影片。
为您推荐
短篇小说。冰心作。原载196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桔灯》。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了一个穷苦木匠的八九岁的女儿在爸爸失踪、妈妈病重的艰难日子里,在四十年代重庆那个云暗雾障的险恶环境中,仍是那样镇定、勇敢、乐..
长篇小说。高云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作品以厦门大劫狱事件为主要素材,反映了从1927年至1936年厦门这个南方小城所经历的革命春秋:革命者吴坚、四敏、何剑平在同反动势力的斗争中不幸被捕。在狱中,他们经受了..
电影文学剧本。徐光耀编剧。发表于《电影创作》1962年第6期上。剧本通过“老钟叔被捕”、“参加八路军”、“活捉胖翻译”、“与胖墩打赌”、“火烧敌炮楼”等情节,叙述了张嘎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
儿童诗。柯岩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56年4月号。包括人物、情节互有连贯的三首短诗:《帽子的秘密》、《两个“将军”》、《军医和护士》。第一首通过扮演海军的哥哥下令枪毙被当作奸细的弟弟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冲突,刻..
短篇小说。陆文夫作。发表于《雨花》1980年第1期。描写朱源达从解放前夕就继承父业于街头卖馄饨,既维持了自家生活,也方便了群众。后来在“左”的思想的干扰下而停业,“文化大革命”期间,不仅父亲被批斗,全家还被赶下乡。..
小说研究双月刊。中国作家协会陕西省分会主办。1985年1月创刊于西安。它主要发表关于小说作家、小说作品、小说技巧的评论文章,也刊登着名小说家现身说法的创作经验,研究讨论小说发展趋势,传递小说创作信息。辟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