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花①

散文。杨朔作。发表于《红旗》1961年第20期。作者写“我”在北戴河海滨结识了渔民“老泰山”。通过他们两次见面和谈话,表现了“老泰山”的崇高精神境界。第一次在海边,一群在海边嬉戏的姑娘争论礁石是怎样形成的,出海方归的“老泰山”说是浪花“咬”的,为揭示主题埋下伏笔;第二次在林荫道上与“老泰山”交谈,以人物的自述在旧社会的遭遇表现“老泰山”的品格,胸怀,点明主题:“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改变旧江山,创造人民的江山。”作品构思精巧,开篇出奇制胜,收笔余味无穷。

为您推荐

雪浪花①

散文。杨朔作。发表于《红旗》1961年第20期。作者写“我”在北戴河海滨结识了渔民“老泰山”。通过他们两次见面和谈话,表现了“老泰山”的崇高精神境界。第一次在海边,一群在海边嬉戏的姑娘争论礁石是怎样形成的,出海方..

雪白的墙①

抒情诗。梁小斌作。发表于《诗刊》1980年第10期。作者以雪白的墙象征着美丽、纯洁、文明和高尚,诅咒那肮脏的“写有很多粗暴的字”的墙,表现了从屈辱中走出来的新一代的觉醒和奋起,以及他们将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去保卫每..

雪国热闹镇①

(1)短篇小说。刘兆林作。发表于《解放军文艺》1983年第7期。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叙述了一个发生在北国边防哨所里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叫牛犇的八十年代新战士的可爱形象。他思想解放,求知欲强,乐于助人。但哨所班长却以保..

痖弦①

亚细亚的孤儿①

长篇小说。吴浊流作。创作于1943年至1945年。1946年曾以《胡志明》(后改名《胡太明》)的书名在日本出日文版,后译成中文,以《孤帆》、《亚细亚的孤儿》等书名在台湾出版,并收入于张良译编的《浊流全集》。小说通过台湾一..

雪山风暴①

叙事长诗。汪承栋作。发表于《西藏文学》1979年第4期。长诗描述了西藏民主改革中激烈复杂的斗争,歌颂了藏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农奴制度,取得民主改革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塑造了以张书记、平措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亚洲大陆的新崛起①

报告文学。黄钢作。发表于《中国报道》1978年7、8期。作品从李四光所走过的道路,描述了新中国地质科学的跃进。作者抓住李四光首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在解释亚洲造山运动、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寻找地下石油资源、地震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