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①
话剧剧本。宗福先编剧。发表于《工人日报》1978年11月3日至6日,《人民日报》、《人民戏剧》等报刊相继转载。通过两个家庭的生活命运,概括了围绕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展开的殊死斗争。作品将何芸与欧阳平的爱情、欧阳平送妈妈治病和追捕全国通辑的“现行反革命”三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后一条线索做为贯穿全剧的主线,塑造了梅林、欧阳平、何是非等人物形象,表现了梅林、欧阳平的坚强革命精神,鞭挞了何是非可耻的叛徒嘴脸。全剧以“三一律”形式结构,时间、场景、人物都非常集中。
【介绍】: 台湾诗人。1928年生于南京。曾就读于金陵大学外文系、厦门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任职于“国防部”。1956年退役后在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任教,并曾赴美国留学,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
话剧剧本。宗福先编剧。发表于《工人日报》1978年11月3日至6日,《人民日报》、《人民戏剧》等报刊相继转载。通过两个家庭的生活命运,概括了围绕1976年“四·五”天安门事件”展开的殊死斗争。作品将何芸与欧阳平的爱情..
【介绍】: 台湾作家。女。1931年生于上海。赴台湾后曾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入洛杉矶加州大学新闻系,获硕士学位。留居美国任教。有中长篇小说《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的儿女们》、..
【介绍】: 作家。原名田复春,又名田钟洛,曾用笔名裴苓、越人、史军、江水、蓝羽、骆驼、洛文青、梁汝怀、庚子水、林碧、郑歌、沈潭、纪青山、江城、白乐夫、李浊照等。江苏淮安人。1924年生。先后担任《解放日报》记者..
【介绍】: 诗人。马华文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地区华人文学)研究家。原名林佑璋。生于上海。幼年随家迁居新加坡,成年后在新加坡《星岛报》和文艺出版社工作。1965年移居香港。原甸在新加坡开始创作诗歌,1962年出版第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