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伐木声①
短篇小说。蔡测海作。发表于《民族文学》1982年第10期。描写古木河边一个世代相传的木匠之家里,父亲老桂和徒弟、未婚女婿桥桥,严守封建性的师训家规;但女儿阳春由于受山区出现的现代化生活气息的影响而开始觉醒,不愿意继续过原先的古板压抑的生活,毅然出走投向了新生活。作品反映了现代化建设对古老沉滞生活的冲击,颇具南方山区的生活气息。
短篇小说。李陀作。发表于《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作者以1976年天安门广场事件发生前后为背景,着力描写热情、正直的普通女青年杨柳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她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敢于在公..
短篇小说。施叔青创作于1967年6月,后收入台湾仙人掌出版社1969年出版的作者的同名小说集。小说以《圣经》中的精神受难者约旦作为象征形象,通过对年轻漆匠和木工江荣对酒厂木寮房遭虫蛀蚀的不同生活态度的描写,剖析了在..
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至1980年出版。共出13种。即:小说《前途似锦》(欧阳山着,1978年2月出版)、《山乡风云录》(吴有恒着,1978年2月出版)、《北山记》(吴有恒着,1978年5月出版)、《黄金海岸》(秦牧着,1978年7月出版)、《香..
电影文学剧本。方义华编剧。发表于《银幕剧作》1984年第2期。为《月亮湾的笑声》的续集。江冒富承包了大片果园,还饲养了许多家禽,不久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冒尖户。个别干部患有“吃大户”的“妒富病”,常以某种名目向江冒..
评剧剧本。张福先、张惠文编剧。发表于《剧本》1981年4月号。社员柳向春因受富农成分影响,二十八岁还找不到对象。女青年杏梅与柳向春经常在一起研究果树栽培技术,工作中建立了感情。杏梅娘因柳家成分不好,想把女儿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