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台湾散文作家。女。曾用笔名陈蓝、亚蓝等。1919年生于河北。于辅仁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抵台湾后,在静宜英语专科学校、辅仁大学长期执教。三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读书期间就曾出版散文小说集《大龙河畔》等4种,抵台湾后出版有散文集《三色槿》、《牧羊女》、《怀念》、《湖》、《曼陀罗》、《心寄何处》、《小仙辞》等10余种,小说集《寻梦草》、《那飘去的云》等4种,诗歌集《水上琴声》、《秋池畔》等。此外,还有不少理论和翻译着作。她的散文多具有深沉、飘逸、高妙的哲学境界,风格俊逸深邃,真切有味。
为您推荐
叙事长诗。王致远作。写于1959年1月至1963年11月,发表于《诗刊》1964年第7期。作品以陕西黄河岸边的一个村庄为背景,描绘了解放战争时期对敌斗争故事。胡桃女冯灵秀的父亲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了。胡桃娘依靠房前..
小说集。胡奇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年出版。收作者为小读者写的中、短篇小说8篇。其中《老玉米》、《飞去的灰鸽》等6个短篇小说,写的是少年儿童为迎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克服身上的缺点,锻炼意志,努力掌握科学文..
【介绍】: 小说作家。上海人。1929年生。先后担任上海钢铁厂党委宣传部部长、厂工会副主席,《萌芽》编委,《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等职务。出版作品24种。其中有短篇小说集10种:《青春》(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小说集。胡万春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出版。全书收中篇小说8篇。其中《特殊性格的人》、《内部》、《位置》等三个系列性中篇小说,着力塑造了主人公王刚这一社会主义新人形象。《“阿粹斯”号》反映清王朝末..
报告文学。王晨、张天来作。发表于《光明日报》1980年7月21、22日。作品记述了思想解放的遇罗克的事迹。由于父母双双被错划为右派,遇罗克两次高考成绩优秀,未被录取。他仍发愤努力,刻苦学习。他特别喜爱哲学,反复读过不..
作家群体。主要成员有孙建忠、古华、叶蔚林、周建明、莫应丰、刘建安、韩少功、谭谈等。这些近些年成长起来的中青年作家,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周立波创作观点和风格的影响,创作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点:他们都熟悉农村,热爱农村,作..